3.微博傳播軌跡
一直以來,我自己寫的文章都是通過新浪微博的方式進行傳播,效果比較好,所以特意分析微博的傳播軌跡,有利于梳理清楚本文的傳播過程。
根據“尋找微博引爆點”微博工具的分析結果顯示:微博傳播的關鍵點為:@壞人(1萬粉絲), @tinyfool(1.8萬粉絲)與@周錦增(8萬多粉絲)三個關鍵點。
4.總結
最終,根據兩者的結果,我整理出《百萬級應用是怎樣煉成的》關鍵傳播軌跡。
不管是進行博客推廣還是產品推廣,都是遵循“產品給力,推廣才給力”的客觀規則。以《百萬級應用是怎樣煉成的》為例,其成功是從選題開始就奠定下來的,為什么?因為在我選題的時候,我就想到以下幾個原因:首先,移動互聯網很火,而且起碼會火幾年時間;其次,極客公園的《百萬級應用是怎樣煉成的》主題講座的火爆已經證明這樣的文章必定受歡迎;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許多從事應用推廣工作的同行,不少人都是剛剛入行,急需快速了解這個行業;最后,我本身就是做APP運營工作,也經常混跡在一些PM群,算是比較把握這一選題。也正是基于以上幾點,我決定寫這篇文章。在發布文章時,我大概經過幾個階段:
一是試水階段。把文章給一些熟人,業內好友觀看,了解文章的真實情況。
二是進行小規模傳播。例如向互聯網的一些事投稿,微博傳播等手法,獲得一定的瀏覽量,也是進一步了解用戶反應,看看該文在業內的口碑。
三是推薦給意見領袖。當我從小規模傳播中知道該文確實得到不少人的認同,也有一定的口碑,于是決定將該文推薦給一些意見領袖。包括在這次傳播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tinyfool老師、@周錦增、互聯網那點事、天涯海閣,還有就是我很敬佩的純銀。
最后一步就是順勢而為。由于工作原因,所以做完以上三步后就收手了。不再做過多的推廣,讓文章自然傳播。
三、《百萬級應用是怎樣煉成的》背后的思索
1. 關于百萬級應用背后的推廣費用
@壞人 在微博轉發我這篇文章時提出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百萬級應用背后的推廣費用。
說到百萬級應用背后的推廣費用這個主題,這周參加優億移動開放日活動讓我對這個主題有更深刻的了解。其實,不管是論壇活動還是應用市場中的付費推廣都是為了吸引更多人來使用你的應用,但能不能留住用戶就要靠應用本身了。如網易新聞,其爆發階段是V1.4版本,頭幾個版本都在優化應用。然后不斷通過網易自有資源進行推廣,吸引原有web端用戶來使用。但網易新聞的產品通過快速迭代的方式形成爆發點時,自然而然就火起來,成為許多應用市場的排行榜頭幾名。因為如果你不把網易新聞放在頭幾名,用戶就會覺得你這個應用市場不專業。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人參與到移動互聯網這股浪潮中,明年的推廣費用肯定會飆升。特別是一些大型應用市場,如91、安卓市場、機鋒市場、豌豆莢等,肯定在2012年第一個月開始漲價,漲幅大概在30%左右。與此同時,年后會有一批初創公司倒閉,特別是沒有得到融資、沒有背景的產品,這個冬天很難熬。如果你的產品做得不夠好,請優先解決產品問題,因為產品決定你以后的推廣,決定你是否能留住用戶。如果你的產品屬于紅海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只有兩條路:砸錢圈用戶或者進行微創新,差異化發展。其實,這些道理每個人都知道,也很清楚這些,只是在這里提醒一下。
另外,我前面說的例子中,成功的居多,但失敗的很少。其實,失敗的例子更具有參考性。我個人推薦大家去留意嘀咕這一年半以來的產品轉型,嘀咕從微博到簽到,接著希望成為生活服務類應用,再到現在的“圖釘”模式,一次次的產品轉型,一次次的失敗,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參考。有時候,成功真的是一個概率性事件。
2. 關于下一篇文章
寫完《百萬級應用是怎樣煉成的》之后,我打算研究一下知乎背后的運營。也不知道這個選題會不會受歡迎,但我個人覺得知乎的內容運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在研究完后會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繼續關注我。
有些人會問我:你不是學生,怎么會有這么多時間去研究這些東西呢?我在這回應一下:我只是利用自己一些業余時間去做做研究,并不影響工作,而且這些研究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這種想法應該是受到@周錦增 的影響,真正決定你未來的不是八小時以內的工作,而是八小時以外的時間。趁年輕,多學習一下沒有壞處。
3.關于最近一周的思考
本來,這篇東西應該在發布《百萬級應用是怎樣煉成的》后一個星期推出,但由于最近兩周工作比較忙碌,只能一拖再拖,甚至連日常的微博合集都沒有更新,有點愧對大家。如果說《百萬級應用是怎樣煉成的》是講一些大勢上的東西,那么以后關于百萬級應用的一些列文章將更加注重在“術”上的運營。內容來自自己的工作實踐以及平時對一些產品團隊的觀察,同時會不定時發布一些研究心得,例如2月份將推出關于知乎運營的文章。最終,希望能透過研究桌面互聯網的發展,將一些經驗、方法遷移到移動互聯網中,得以在工作中發揮,得以推進自己的工作。最后,告訴大家我自己在2012年的一些計劃:
1.“微招聘-我要進IT公司“微群今年的目標是15萬成員,如果你想尋找更高的起點,可加入該微群,時刻留意互聯網企業的招聘信息。 立即加入
2. 持續運營“互聯網日報”:http://zmsdicky.sinaappocom/ 定期在博客上匯總移動互聯網的資訊。
3. 年后,會在廣州搞一次廣州地區移動產品運營交流沙龍,大家可加入“廣州APP產品運營”Q群:196234672 進行線上交流。
4.持續寫東西,計劃今年會寫百萬級應用系列的文章,分享自己的所想所感。大家可以在LBS觀景臺、互聯網的一些事與我的博客看到這些內容。
5. 當然,更多計劃可關注我的微博@dicky那點事。
作者:dicky
文章來源:dicky那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