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1年獼猴桃重點縣果農人均獼猴桃純收入高達7000元
歷經磨難的陜西獼猴桃產業,經過10年劫后重生,目前已經成長為陜西水果中收益最高的產業,成為繼蘋果之后陜西果業的又一亮點。據省果業局調查統計,全省11個獼猴桃重點縣,2011年果農人均獼猴桃純收入預計高達7000元,比蘋果基地縣果農人均蘋果純收入高出千元左右。
在獼猴桃第一大縣周至,35萬畝獼猴桃中掛果的21萬畝,2011年總產量30萬噸,產值16.4億元。全縣20萬果農,人均獼猴桃純收入8800元。全縣獼猴桃純收入5-8萬元的戶就有7000多戶。
“連續3年銷售價格遞增20%”,周至縣果業局局長李玲玲將這一成績歸結為大力度禁止獼猴桃膨大劑、標準化栽培和調整品種結構的結果。
“周至獼猴桃的品種結構和內在品質大幅提升,已經從原先1-2個主栽品種發展到現在的早、中、晚熟8個主栽品種”,李玲玲說,品種結構的調整,延長了周至獼猴桃的上市時間。而內在品質提高的直接結果是,得到了高端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和三年前相比,銷往高端市場的獼猴桃從占不到全縣獼猴桃總產量的20%,到現在占總產量的50%左右。僅此一項,產業收入實現了翻番。
世界近半的獼猴桃種植面積在中國,中國最大的栽培區域在陜西。陜西秦嶺北麓、秦巴山區已建成世界獼猴桃種植面積最大的集中產區。2011年,全省獼猴桃總面積90.9萬畝,總產量70萬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3。
陜西獼猴桃占有中國最大的市場份額,并遠銷俄羅斯、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歐盟、臺灣、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全省認證的獼猴桃綠色果園面積有13萬畝,有機果園面積5800畝,優質果率達到73%以上。
“我們曾經用了5年時間,讓陜西蘋果占據東南亞市場。我們還想再用5年時間,讓陜西獼猴桃在東南亞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省果業局局長王振興說,目前東南亞市場的獼猴桃幾乎都產自新西蘭。陜西1斤獼猴桃只賣到新西蘭1個獼猴桃的價錢。陜西有近百萬畝獼猴桃,3年后產量將達到150萬噸以上。如果禁用獼猴桃膨大劑的話,陜西獼猴桃不僅具有價格優勢,也具有質量優勢。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陜西將以周至、眉縣為中心,南起秦嶺北麓,北至渭河,西至寶雞渭濱區,東至渭南潼關縣,在海拔高度450-650米、寬5-10公里的山前洪積扇地,集中發展秦嶺北麓獼猴桃優勢產業帶,并在漢江兩岸丘陵地發展山地獼猴桃優勢產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