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農業】 2012年中國GDP增長速度將降到8.5%到8.7%,為今后幾年穩定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專家簡介】
 樊綱,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主要學術專長是理論經濟學,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第二期EDP求是精英班開班儀式上,樊綱教授做了一場“國際金融動蕩與中國宏觀經濟”的講座,課后接受了學員提問和記者采訪。
 樊綱認為,2011年的歐美危機不是兩次危機,是一次危機的兩個階段,至少需要3—5年消化。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肯定會受影響,但仍然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
 在經濟增速降低的過程中,中小企業會最先感受到融資的進一步困難。樊綱同時呼吁,在宏觀經濟緊縮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和銀行為中小企業做一些微觀經濟的補充,因為中央政府距離中小企業太遠。
 國際形勢預測
 “2011年的歐美危機不是兩次危機,是一次危機的兩個階段,至少需要3—5年消化。”
 《中國企業報》:2011年歐債危機,美國國債降級,全球經濟有氣候變冷的感覺,您預計歐美何時走出這次危機?
 樊綱:歐美的事情不是兩次危機,是一次危機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私人部門的金融泡沫破了,這次是公共部門的危機、政府財政的危機、國債的危機,再加上因為私人部門破產了、經濟下滑了,政府要出臺一些政策救助它,又搞了點財政赤字,所以財政問題很大。
 美國人自己在說,將會失去十年的時間;歐洲預見更長一點,15年,因為它的問題很難一下子解決,德國總理默客爾的話說我們的問題會是馬拉松式的。
 這次號稱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機,長期低迷是基本判斷,一定要做事情,我個人判斷沒有那么悲觀,但三到五年是需要的。很多問題不是現在采取什么措施、采取什么政策能夠解決的,它就是解決不了,有的就是熬時間,就是通過時間的過程把一些問題逐步解決,比如債務,比如支出,通過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慢慢消化掉。
 《中國企業報》:這個三五年或者更長時間的低迷期,是個什么狀態?
 樊綱:什么叫長期低迷呢?就是長期增長速度低于正常增長速度,比如說美國正常增長速度3%—4%,今后這幾年可能增長1%—2%。歐洲正常增長速度是2%—3%,今后幾年是0—1%,但是不會是負的,歐元區十幾個國家加在一起,個別國家是負的,但是總和起來不會是負的,仍然會有正增長。現在大家爭議2012年是高于2%還是低于2%,更多人傾向可能是高于2%,這個判斷很重要。
 對國內的影響
 出口會受影響,仍然有兩位數的增長,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
 《中國企業報》:對我們影響有多大?
 樊綱:歐美是我們主要的一個大的市場,肯定對外貿有影響,但是影響究竟有多大,這是現在爭論和討論的問題。對歐美市場出口肯定會下降,但是我們中國整體的出口究竟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商務部給國務院提的2012年計劃當中,計劃明年出口能增長8%,我個人的預計比這個樂觀,我想大概在10%—15%,仍然有兩位數的增長,不會是高增長,但是10%左右的增長仍然是不錯的增長。
 第二點,這個影響會很復雜,沒有那么簡單,有各種因素,比如說現在歐美經濟不好,最近時期,(跨國公司)大量撤資。為了應對英美市場上、歐美市場上融資成本提高的情況,財務負擔加重的情況,它從中國的公司調走一部分現金回去,中國現在是很多跨國公司現金流生產者。調回一批資金去很正常,不是因為不看好中國,這就導致了我們外匯儲備有所減少。2012年人民幣升值壓力就比較小。
 我們外貿順差在大幅度減少,我們順差低于4%,美國逆差低于4%,大家努力實現這一點,現在我們提前達到3%,明年也許2%。這樣一來,國際市場壓力可能緩和一點,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所以這對我們出口是一種穩定因素。
 人民幣看目前的情況,確實已經接近均衡值了,但是在動態過程當中總是不斷發生變化,現在可能相對均衡一點,過一個階段可能還是會小幅升值,不會大幅升值。我相信還是在升值過程當中,還不是因為別的,一方面我們確實競爭力在提高,另外一方面美元還要不斷貶值,這么多錢發出來了還要不斷貶值,國際貨幣的特點它要貶值就是你要升值,你不升值就實現不了它的貶值。
 下一階段可能會加快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人民幣可兌換、人民幣自由浮動區間加大,也是早晚要發生的事情,所以企業在這方面得準備好一點。
 軟著陸正在進行中
 估計2012年完成軟著陸過程,GDP增長速度能從12%降到8.5%到8.7%,就為今后幾年穩定增長提供了好的基礎。
 中小企業影響最大
 宏觀經濟緊縮過程當中,地方政府和銀行為中小企業做一些微觀經濟的補充,因為中央政府離中小企業太遠。
 《中國企業報》:大家關心2012年政策會怎么樣,會不會放松?
 樊綱:我個人認為(GDP增長)8.5%能夠實現,可能能夠實現8.7%,當然現在世界在動蕩當中,中國現在有很多不確定性,會不會出現比較大的下滑?達不到這個水平?低于8%接近7%也不好說,所以明年最好有點備案,就是萬一下滑很多的話,政策還能不能起作用?還能不能支撐經濟的增長?這個問題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中國現在跟發達國家差別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現在各種政策都可以用,真正如果下滑太多了,政府政策調整還是能夠及時地起作用。
 通貨膨脹率在2011年底下降了,這樣至少宏觀政策不需要更緊了,回歸中性完全有可能。準備金率問題,從2011年10月份到2012年2月,逐步逐步把所有資金都涵蓋進去,所以現在還談不上放松,但是至少不會緊了。
 最近一些數據顯示,中央政府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減少,說明它開始在花錢,包括借給鐵道部兩千億,開始有點動作,個人判斷還得下滑一段時間,不要想現在停止了,軟著陸沒有完,還得調整,通貨膨脹還沒有到位,還得繼續調整一段時間,2012年能夠基本調整完。
 如果2012年實現軟著陸結束,就為今后幾年穩定增長提供了好的基礎,今后幾年不會再折騰,而且國際國內因素也決定了,然后回到了8%—9%之間的增長,這叫好消息。
 《中國企業報》:對企業來說,軟著陸的影響都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樊綱:GDP就是人類活動的指數,原來一個項目那么多錢,兩年投資投下去了,現在變成三年,增長速度就下降了1/3;與此同時,還得有一部分企業,得把有些項目砍掉一些,包括政府和企業,有些項目原來計劃做的就不能做了,有些企業甚至會倒閉破產。
 從12%降到9%仍然是一個痛苦的調整過程,一定有企業會有感受,金融貨幣政策緊縮,一定有企業感覺到資金緊張,要人人還像過去一樣,進了銀行敞開大門給你貸款,那還叫什么調整?
 誰感受最深呢?中小企業,全世界莫過于此。金融危機一爆發先受影響的就是中小企業,中國問題更嚴重一點,我們正規金融不能很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一緊縮都緊縮在中小企業,它不敢緊縮大企業,我一直鼓吹,宏觀經濟緊縮過程當中,地方政府和銀行為中小企業做一些微觀經濟的補充,這些應該是地方政府要做的,因為中央政府離中小企業太遠。
 沒有辦法,及時調整實現軟著陸,比不調整、再拖一拖最后變成硬著陸、變成危機更好,總體算賬,包括中小企業受的損失還小一點。
 【專家簡介】
 樊綱,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主要學術專長是理論經濟學,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第二期EDP求是精英班開班儀式上,樊綱教授做了一場“國際金融動蕩與中國宏觀經濟”的講座,課后接受了學員提問和記者采訪。
 樊綱認為,2011年的歐美危機不是兩次危機,是一次危機的兩個階段,至少需要3—5年消化。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肯定會受影響,但仍然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
 在經濟增速降低的過程中,中小企業會最先感受到融資的進一步困難。樊綱同時呼吁,在宏觀經濟緊縮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和銀行為中小企業做一些微觀經濟的補充,因為中央政府距離中小企業太遠。
 國際形勢預測
 “2011年的歐美危機不是兩次危機,是一次危機的兩個階段,至少需要3—5年消化。”
 《中國企業報》:2011年歐債危機,美國國債降級,全球經濟有氣候變冷的感覺,您預計歐美何時走出這次危機?
 樊綱:歐美的事情不是兩次危機,是一次危機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私人部門的金融泡沫破了,這次是公共部門的危機、政府財政的危機、國債的危機,再加上因為私人部門破產了、經濟下滑了,政府要出臺一些政策救助它,又搞了點財政赤字,所以財政問題很大。
 美國人自己在說,將會失去十年的時間;歐洲預見更長一點,15年,因為它的問題很難一下子解決,德國總理默客爾的話說我們的問題會是馬拉松式的。
 這次號稱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機,長期低迷是基本判斷,一定要做事情,我個人判斷沒有那么悲觀,但三到五年是需要的。很多問題不是現在采取什么措施、采取什么政策能夠解決的,它就是解決不了,有的就是熬時間,就是通過時間的過程把一些問題逐步解決,比如債務,比如支出,通過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慢慢消化掉。
 《中國企業報》:這個三五年或者更長時間的低迷期,是個什么狀態?
 樊綱:什么叫長期低迷呢?就是長期增長速度低于正常增長速度,比如說美國正常增長速度3%—4%,今后這幾年可能增長1%—2%。歐洲正常增長速度是2%—3%,今后幾年是0—1%,但是不會是負的,歐元區十幾個國家加在一起,個別國家是負的,但是總和起來不會是負的,仍然會有正增長。現在大家爭議2012年是高于2%還是低于2%,更多人傾向可能是高于2%,這個判斷很重要。
 對國內的影響
 出口會受影響,仍然有兩位數的增長,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
 《中國企業報》:對我們影響有多大?
 樊綱:歐美是我們主要的一個大的市場,肯定對外貿有影響,但是影響究竟有多大,這是現在爭論和討論的問題。對歐美市場出口肯定會下降,但是我們中國整體的出口究竟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商務部給國務院提的2012年計劃當中,計劃明年出口能增長8%,我個人的預計比這個樂觀,我想大概在10%—15%,仍然有兩位數的增長,不會是高增長,但是10%左右的增長仍然是不錯的增長。
 第二點,這個影響會很復雜,沒有那么簡單,有各種因素,比如說現在歐美經濟不好,最近時期,(跨國公司)大量撤資。為了應對英美市場上、歐美市場上融資成本提高的情況,財務負擔加重的情況,它從中國的公司調走一部分現金回去,中國現在是很多跨國公司現金流生產者。調回一批資金去很正常,不是因為不看好中國,這就導致了我們外匯儲備有所減少。2012年人民幣升值壓力就比較小。
 我們外貿順差在大幅度減少,我們順差低于4%,美國逆差低于4%,大家努力實現這一點,現在我們提前達到3%,明年也許2%。這樣一來,國際市場壓力可能緩和一點,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所以這對我們出口是一種穩定因素。
 人民幣看目前的情況,確實已經接近均衡值了,但是在動態過程當中總是不斷發生變化,現在可能相對均衡一點,過一個階段可能還是會小幅升值,不會大幅升值。我相信還是在升值過程當中,還不是因為別的,一方面我們確實競爭力在提高,另外一方面美元還要不斷貶值,這么多錢發出來了還要不斷貶值,國際貨幣的特點它要貶值就是你要升值,你不升值就實現不了它的貶值。
 下一階段可能會加快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人民幣可兌換、人民幣自由浮動區間加大,也是早晚要發生的事情,所以企業在這方面得準備好一點。
 軟著陸正在進行中
 估計2012年完成軟著陸過程,GDP增長速度能從12%降到8.5%到8.7%,就為今后幾年穩定增長提供了好的基礎。
 中小企業影響最大
 宏觀經濟緊縮過程當中,地方政府和銀行為中小企業做一些微觀經濟的補充,因為中央政府離中小企業太遠。
 《中國企業報》:大家關心2012年政策會怎么樣,會不會放松?
 樊綱:我個人認為(GDP增長)8.5%能夠實現,可能能夠實現8.7%,當然現在世界在動蕩當中,中國現在有很多不確定性,會不會出現比較大的下滑?達不到這個水平?低于8%接近7%也不好說,所以明年最好有點備案,就是萬一下滑很多的話,政策還能不能起作用?還能不能支撐經濟的增長?這個問題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中國現在跟發達國家差別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現在各種政策都可以用,真正如果下滑太多了,政府政策調整還是能夠及時地起作用。
 通貨膨脹率在2011年底下降了,這樣至少宏觀政策不需要更緊了,回歸中性完全有可能。準備金率問題,從2011年10月份到2012年2月,逐步逐步把所有資金都涵蓋進去,所以現在還談不上放松,但是至少不會緊了。
 最近一些數據顯示,中央政府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減少,說明它開始在花錢,包括借給鐵道部兩千億,開始有點動作,個人判斷還得下滑一段時間,不要想現在停止了,軟著陸沒有完,還得調整,通貨膨脹還沒有到位,還得繼續調整一段時間,2012年能夠基本調整完。
 如果2012年實現軟著陸結束,就為今后幾年穩定增長提供了好的基礎,今后幾年不會再折騰,而且國際國內因素也決定了,然后回到了8%—9%之間的增長,這叫好消息。
 《中國企業報》:對企業來說,軟著陸的影響都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樊綱:GDP就是人類活動的指數,原來一個項目那么多錢,兩年投資投下去了,現在變成三年,增長速度就下降了1/3;與此同時,還得有一部分企業,得把有些項目砍掉一些,包括政府和企業,有些項目原來計劃做的就不能做了,有些企業甚至會倒閉破產。
 從12%降到9%仍然是一個痛苦的調整過程,一定有企業會有感受,金融貨幣政策緊縮,一定有企業感覺到資金緊張,要人人還像過去一樣,進了銀行敞開大門給你貸款,那還叫什么調整?
 誰感受最深呢?中小企業,全世界莫過于此。金融危機一爆發先受影響的就是中小企業,中國問題更嚴重一點,我們正規金融不能很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一緊縮都緊縮在中小企業,它不敢緊縮大企業,我一直鼓吹,宏觀經濟緊縮過程當中,地方政府和銀行為中小企業做一些微觀經濟的補充,這些應該是地方政府要做的,因為中央政府離中小企業太遠。
 沒有辦法,及時調整實現軟著陸,比不調整、再拖一拖最后變成硬著陸、變成危機更好,總體算賬,包括中小企業受的損失還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