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農業】近日,坊間流傳的“金龍魚非法使用轉基因大豆”的消息,讓“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這一謎題再引熱議。
 金龍魚近期陷入“有毒門”,作為一個在國內市場具有很要知名度和占有率的企業,該事件瞬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究竟是金龍魚“樹大招風”,有人惡意攻擊?還是本身確實有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探討。
 近日有報道稱,金龍魚生產企業非法使用轉基因大豆(4310,-7.00,-0.16%),并且其加工方法就是有毒有害的。第一時間發出這條微博的網友稱,“作為幾乎壟斷中國食品市場食用油的金龍魚,其原料轉基因大豆沒有遵照法規規定經過衛生部的受理審理,農業部審批沒有完整的手續和安全證明。如此上市,是涉嫌非法上市和非法銷售的”。網絡還流傳,金龍魚所使用的材料為草甘磷轉基因大豆。而根據美國FDA的相關資料顯示,該品種申請為人類食用和動物飼料,但咨詢結果為主要用于飼料。
 對于以上傳言,金龍魚的生產商益海嘉里公司全部予以否認,針對網絡傳言指“原料轉基因大豆沒有遵照法規規定經過衛生部的受理審理,農業部審批沒有完整的手續和安全證明”,聲明說金龍魚食用油產品各項證照齊全、審批手續完備并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生產。金龍魚食用油所使用的每批次轉基因大豆原料都在農業部申報并獲得農業部頒發的批準文件。同時聲明還表示,轉基因大豆含有抗草甘磷基因,可在種植過程中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降低農作物中化肥農藥的污染和殘留,但是傳言卻將含有抗草甘磷基因與含有草甘磷農藥“混為一談,純屬危言聳聽”。
 而無獨有偶,就在2011年6月,郭成林涉嫌損害金龍魚商品信譽案宣判,法院認定郭成林受聘于魯花的公關公司北京贊伯,并根據魯花方面的介紹,撰寫了題為《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鱷魚》的文章,給金龍魚品牌造成聲譽損失。如今金龍魚轉基因事件,又被炒得沸沸揚揚,讓人不得不懷疑,這里面是不是具有商業動機?近幾年來,我國商業“誹謗門”事件層出不窮,蒙牛的浮業誹謗風波,互聯網領域的3Q大戰,無一不是“經典戰例”。這些事件讓人非常擔憂這些商業企業的道德底線何在?禮義廉恥何在?
 對于轉基因問題,其實已經有很多信息證明網絡上的一些說法是謠言,轉基因是否存在危害尚無定論,但是到目前為止,全球并沒有發現因為轉基因而出現危害人體安全的事件。并且轉基因食品并不只是中國人食用,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品種種植和使用國,一半以上用于國內消費,日本連續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2248,-2.00,-0.09%)油進口國、第三大大豆進口國,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品種,這與網絡謠言不符。根據農業部推出的轉基因科普宣傳資料介紹,通過安全評價并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并且我國進口大豆占總量的80%,去年大豆進口超5400萬噸,這些大豆基本都是轉基因大豆,而國產大豆只有可憐的1400萬噸,這些國產大豆很多還都是用來直接食用。所以說,用來榨油的大豆基本都是轉基因大豆,不管是金魚龍,福臨門都會使用轉基因大豆壓榨,根本不可能只有金魚龍是轉基因大豆而其他品牌不是。
 但是為何如此多的事實擺在面前,網絡謠言卻仍然屢禁不止呢?中國有句俗話叫作“三人成虎”,意思是指三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人性的弱點就是在于從眾,謊言說得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理。而近些年網絡水軍的興起,讓謠言及針對性的惡意中傷事件時有發生,導致事情真相真假難辨。面對這種情況,國家只要加強監管,加大對散布網絡謠言者的打擊力度,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和商業環境。針對本件事件中的金魚龍是不是違法,我覺得相關部門應該進行調查,以正視聽,還社會以真相。
 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討論從未休止,此次事件再度引發消費者對食用油安全性的擔憂也在情理之中。對此,相關監管部門盡快求證金龍魚轉基因大豆的合法性,才是破除流言的根本。
 金龍魚近期陷入“有毒門”,作為一個在國內市場具有很要知名度和占有率的企業,該事件瞬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究竟是金龍魚“樹大招風”,有人惡意攻擊?還是本身確實有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探討。
 近日有報道稱,金龍魚生產企業非法使用轉基因大豆(4310,-7.00,-0.16%),并且其加工方法就是有毒有害的。第一時間發出這條微博的網友稱,“作為幾乎壟斷中國食品市場食用油的金龍魚,其原料轉基因大豆沒有遵照法規規定經過衛生部的受理審理,農業部審批沒有完整的手續和安全證明。如此上市,是涉嫌非法上市和非法銷售的”。網絡還流傳,金龍魚所使用的材料為草甘磷轉基因大豆。而根據美國FDA的相關資料顯示,該品種申請為人類食用和動物飼料,但咨詢結果為主要用于飼料。
 對于以上傳言,金龍魚的生產商益海嘉里公司全部予以否認,針對網絡傳言指“原料轉基因大豆沒有遵照法規規定經過衛生部的受理審理,農業部審批沒有完整的手續和安全證明”,聲明說金龍魚食用油產品各項證照齊全、審批手續完備并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生產。金龍魚食用油所使用的每批次轉基因大豆原料都在農業部申報并獲得農業部頒發的批準文件。同時聲明還表示,轉基因大豆含有抗草甘磷基因,可在種植過程中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降低農作物中化肥農藥的污染和殘留,但是傳言卻將含有抗草甘磷基因與含有草甘磷農藥“混為一談,純屬危言聳聽”。
 而無獨有偶,就在2011年6月,郭成林涉嫌損害金龍魚商品信譽案宣判,法院認定郭成林受聘于魯花的公關公司北京贊伯,并根據魯花方面的介紹,撰寫了題為《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鱷魚》的文章,給金龍魚品牌造成聲譽損失。如今金龍魚轉基因事件,又被炒得沸沸揚揚,讓人不得不懷疑,這里面是不是具有商業動機?近幾年來,我國商業“誹謗門”事件層出不窮,蒙牛的浮業誹謗風波,互聯網領域的3Q大戰,無一不是“經典戰例”。這些事件讓人非常擔憂這些商業企業的道德底線何在?禮義廉恥何在?
 對于轉基因問題,其實已經有很多信息證明網絡上的一些說法是謠言,轉基因是否存在危害尚無定論,但是到目前為止,全球并沒有發現因為轉基因而出現危害人體安全的事件。并且轉基因食品并不只是中國人食用,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品種種植和使用國,一半以上用于國內消費,日本連續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2248,-2.00,-0.09%)油進口國、第三大大豆進口國,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品種,這與網絡謠言不符。根據農業部推出的轉基因科普宣傳資料介紹,通過安全評價并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并且我國進口大豆占總量的80%,去年大豆進口超5400萬噸,這些大豆基本都是轉基因大豆,而國產大豆只有可憐的1400萬噸,這些國產大豆很多還都是用來直接食用。所以說,用來榨油的大豆基本都是轉基因大豆,不管是金魚龍,福臨門都會使用轉基因大豆壓榨,根本不可能只有金魚龍是轉基因大豆而其他品牌不是。
 但是為何如此多的事實擺在面前,網絡謠言卻仍然屢禁不止呢?中國有句俗話叫作“三人成虎”,意思是指三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人性的弱點就是在于從眾,謊言說得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理。而近些年網絡水軍的興起,讓謠言及針對性的惡意中傷事件時有發生,導致事情真相真假難辨。面對這種情況,國家只要加強監管,加大對散布網絡謠言者的打擊力度,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和商業環境。針對本件事件中的金魚龍是不是違法,我覺得相關部門應該進行調查,以正視聽,還社會以真相。
 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討論從未休止,此次事件再度引發消費者對食用油安全性的擔憂也在情理之中。對此,相關監管部門盡快求證金龍魚轉基因大豆的合法性,才是破除流言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