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煤價再度呈現窄幅震蕩態勢。環球煤炭平臺數據顯示,6月17日以來的四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NEWCindex分別為121.17美元/噸、120.9美元/噸、122.45美元/噸和120.1美元/噸,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之間的價差只有1.84美元/噸,窄幅震蕩態勢明顯。除此之外,6月17日以來,另外兩大國際煤價南非理查茲港動力煤價格RBindex和北歐三港動力煤價格ARAindex也呈窄幅震蕩態勢,兩者最高價格與最低價格之間的價差分別只有2.32美元/噸和1.53美元/噸。
近期國際市場動力煤價格之所以呈現為窄幅震蕩態勢主要是因為影響國際煤價走勢的幾方面因素均具有一定的兩面性:一是目前既處于北半球夏季用煤高峰,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動力煤需求又不是特別旺盛;二是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漲跌兩難,WTI原油價格在回落至95美元/桶時,繼續回調的阻力明顯增強,但由于主要經濟體在積極采取措施抑制物價上漲,原油價格也不具備持續上揚的動力;三是美元指數漲跌兩難,目前,美元指數已經逼近歷史低點,短期內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但是由于美國繼續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且美元經濟持續疲軟,美元指數持續上揚的動力也明顯不足。未來一段時間,如果不發生重大事件(比如美國啟動第三輪量化寬松等),以上三大因素將各自繼續從兩個方面影響國際市場動力煤價格,國際煤價將因上下均難獲得明顯突破而繼續窄幅震蕩。
一方面,未來一段時間,北半球夏季用煤需求、國際油價難以繼續下跌、美元指數持續上漲動力不足等均使國際煤價難以明顯走低。
首先,未來一個多月,北半球將繼續處于夏季用電高峰期間,火電出力有望繼續提高或者處于較高水平,動力煤需求將繼續旺盛。以我國為例,7、8月份迎峰度夏期間發電耗煤量較5月份將增加10%左右,較6月份也將明顯增加。我們的鄰國日本和韓國,雖然其煤電在電源結構中所占比重遠不如我們這么高,但是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間,其火電發電量和發電耗煤量也會不同程度增加。總體而言,7、8月份,北半球處于夏季用煤高峰期間,動力煤需求較5、6月份均有望繼續提高,煤炭需求整體較為旺盛,從而對國際煤價構成一定支撐。
其次,國際油價繼續下跌空間有限,從而對煤價形成一定支撐。2月中旬開始,隨著中東北非動蕩局勢不斷升級,尤其是北非重要產油國利比亞陷入內戰僵局,其原油產量受到較大影響,國際油價獲得較強支撐。數據顯示,2月下旬以來,WTI原油期貨價格始終位于90美元/桶以上,最高時曾接近114美元/桶,5月份以來,受美元指數急劇走強、國際能源署宣布釋放石油儲備等因素影響,雖然個別時段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明顯回調,但由于利比亞原油生產受到毀滅性打擊,其日均原油產量降至10萬桶以內,較內戰前減少160萬桶以上,這使國際油價獲得較強支撐。石油和煤炭作為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化石能源,石油價格難以下跌也會對煤炭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再次,美元指數連續走強的可能性也不大。6月底,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歷史低位不變,同時,美聯儲下調了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并上調了失業率預期。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失業率回升至9.2%,為連續第三個月回升,并創下今年1月份以來新高。雖然短期內美國第三輪重啟量化寬松(QE3)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美元持續維持低利率以及美國持續疲軟的經濟表現都很難使美元連續走強。如果美元不能連續走強,而是在目前水平上震蕩調整,煤炭等國際市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壓力也會大大減輕。
另一方面,目前雖然處于夏季用煤高峰,但用煤需求不太旺盛,國際油價繼續上漲阻力加大,美元指數繼續走低的可能性也不大,國際煤價明顯走強的動力也不足。
首先,雖然目前北半球處于夏季用煤高峰期間,但是煤炭需求不是特別旺盛。今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里氏9級強震,并引發海嘯,部分火電站、鋼鐵企業、港口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破壞,煤炭需求整體受到一定影響。今年1、2、3月份,日本煤炭進口量分別為1562萬噸、1460萬噸和1597萬噸,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長,但受地震影響,4、5月份日本煤炭進口量分別下降至1289萬噸和1300萬噸,連續同比下滑。動力煤進口量也有1-3月份的860萬噸-930萬噸之間下降至4、5月份的659萬噸和752萬噸。隨著夏季用電高峰來臨,6月份日本煤炭進口量雖然可能會繼續增長,但是估計很難恢復至地震前的水平。此外,由于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煤價始終相對較高,我國來自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也大幅下降。數據顯示,1-5月份,我國來自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同比減少698萬噸,其中,非煉焦煤進口量減少201萬噸。也就是說,雖然目前北半球處于需求旺季,但是煤炭需求,尤其亞太地區煤炭需求并不是特別旺盛。
其次,國際油價短期進一步上漲的阻力明顯加大,從而減弱煤價上漲動力。目前,全球通脹壓力較大,各國紛紛采取措施抑制物價上漲。原油作為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基礎能源原材料,想要較好的控制物價上漲必然要抑制其價格持續上揚。前段時間,國際能源署剛剛宣布投放6000萬桶原油儲備,短期內會對抑制國際油價上漲起到一定作用;近期,美國石油需求又出現了明顯下降,這也會對抑制國際油價上漲起到一定作用;此外,6月份,重要產油國之一沙特原油產量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歐佩克數據顯示,6月份沙特日均原油產量達到942萬桶,較5月份增加46.1萬桶,增長5.1%。無論是國際能源署成員國投放原油儲備,還是美國石油消費需求下降,或者是沙特原油產量增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價上漲,從而緩解全球通脹壓力。
再次,美元繼續走低的可能性也不大,從而使煤價相對走強的可能性大大減小。目前美元指數已經接近歷史低點。數據顯示,7月15日,美元指數為75.13點,與71.56點的歷史低點相比,僅僅相差4.57點。為了不至于讓市場很快對美元失去信心,美國啟動第三輪量化寬松(QE3)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如不啟動QE3,美元也就不大可能大幅走低,如果美元不出現顯著走低,煤炭等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動力也就會大大減弱。
綜合以上兩方面來看,受煤炭需求、國際油價和美元走勢等因素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國際市場動力煤價格上下均難以獲得明顯突破,預計將繼續窄幅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