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天氣逐漸轉暖,毛皮動物的交配也接近尾聲,按照以往規律,春季打皮季節即將開始。很多養殖戶來電咨詢如何打皮等相關問題,筆者針對當下皮市和養殖現狀,綜合解答如下。 春季打皮的對象主要是交配完畢的種公獸和沒有發情的種母獸,還有少許的未發情或發情未懷孕的母獸。上述毛皮動物,當前打皮能收獲最好的皮張。必須在五月一日前剝打,之后氣溫上升很快,毛皮動物會自行脫掉厚厚的“絨衣”,脫絨后的皮張質量將會大打折扣。 貉、狐、貂等毛皮動物因生長規律、發情時間和交配方式的不同,最后打皮的時間也各異,而春季皮毛市場的購銷形勢也因年、因皮張品種而異。自去年11月份以來,貉皮價格一直不高,上好皮張維持在每張400元左右。進入3月份,因國內外需求市場不旺,不論是產地、集散地還是加工企業均沒有大宗購銷的跡象,導致銷售價格呈現較大幅下滑的態勢,降幅約10%,一等皮每張交易價為360元左右。狐皮因需求對象和養殖規模較集中,數量也相對較少,其售價始終在高位,一般皮質銀狐皮每張850元。貂皮市場十余年中從未受到價格低潮的沖擊,售價一直穩步提高,好的季節公皮,每張價格已達到了400元,單價首度超過貉皮,母皮也已達到了230元左右。 養殖戶還應知道,貉、狐、貂等毛皮動物品種在整個養殖群體中所占的比例。據統計,目前在我省主養區,貉子的養殖量最大,約占總養殖量的70%,狐貍和水貂各占15%。從養殖規模來看,貉子是家庭養殖的主選品種,狐貍與水貂因養殖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單獨和大規模集中養殖的不是很多,大多養殖戶是在飼養貉子的同時,少量養些狐貍和水貂。 因此,養殖戶可采取不同品種區別對待的方式,收獲或出售活體及皮張。最先結束交配和剝打春皮的是貉子,3月中旬后便可大面積捕殺打皮。今春貉皮市場購銷態勢不樂觀,預期也很難有大的起色,因此,養殖戶可邊打皮邊出售,這樣既可收獲肉體(市場價格每公斤2元),還省去了保管皮張的麻煩。狐貍皮價格已在探底后穩定運行了5個多月,一旦市場顯現需求,價格就會上漲,養殖戶可適當延后銷售或做較長時間存儲的計劃。現在水貂交配還在進行中,距離剝打春皮還有一段時間,但現在貂皮季節皮價格已達到一定峰值,春皮尤其是春鮮皮的售價較去年肯定要高出許多,且貂皮購銷會很活躍。 春皮因收獲和交易時間都較短,及時和正確把握市場動態是廣大養殖戶和皮商們必修的課程,所以,要抓住時機,打好春皮,做到心明眼亮,以取得良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