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治區農牧業廳了解到,為落實中央和自治區一號文件精神,自治區農牧業廳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切實抓好節水農業和建設型畜牧業,推進農牧業轉型升級。
今年,我區在推進農牧業科技創新上,將以“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為主題,重點推廣農作物高產高效技術、畜牧業提質增效技術,全面推進已啟動的玉米、馬鈴薯等10個產業體系的建設,推廣5大作物5項核心技術5000萬畝。在全區加大農牧業實用技術推廣力度,組織動員1萬名科技人員下鄉,同時繼續組織實施好農牧民“陽光工程”,安排培訓10萬人,確保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和農牧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有序推進。
我區在配合有關部門深入推進百億斤糧食增產工程、“四個一千萬畝”節水灌溉工程和“節水增糧”工程外,還將在全區范圍內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特別是項目區大力推廣和普及土壤培肥、有機質提升等新技術,在旱作農業區主推水肥一體化綜合配套技術;在無水資源條件的旱作區,重點推廣地膜覆蓋、全膜覆蓋、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等新技術,集中力量打造東部嫩江、西遼河流域和西部黃河流域兩大糧食核心產區,千方百計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以上,全區新增高效節水設施玉米、馬鈴薯200萬畝,建設高產創建示范田300萬畝,輻射帶動增產5%以上,推動主要糧食作物增產。
加快發展建設型畜牧業,我區將啟動“生態家庭牧場建設示范工程”,新建畜棚350萬平方米以上,畜圈400萬平方米以上,重點推動中等規模場戶的改造和提升,通過“雙百千萬高產創建工程”進行品種改良,進一步提高畜產品品質和畜牧業經濟效益。下轉第二版
開欄的話
今年中央1號文件聚焦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自治區黨委、政府剛剛制定下發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推進農牧業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并決定把今年作為農牧業科技創新年。春回大地,“雨水”降臨,我區各地備耕春耕的熱潮也悄然涌動。
今日起,本報開設“落實1號文件精神 抓好備耕春耕”專欄,著重報道各地、各有關部門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自治區下發的“實施意見”所采取的舉措和行動,以及農民在備耕春耕中所遇到的困難及值得推廣的做法、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