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亞太批發市場大會昨日在湛江落下帷幕。作為大會東道主,湛江在這次大會中收獲了什么,湛江水產品行業如何通過這個平臺更上一層樓?談及這些話題,多位參會的專家學者、嘉賓以及客商均表示,湛江水產行業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部分水產品生產加工模式比較成熟,湛江水產行業提升空間很大。
信息共享助力市場有序發展
這次大會是以“共筑亞太農產品流通產業鏈”為主題,圍繞“農產品流通產業政策環境、農產品流通產業鏈的發展、農產品流通產業鏈的合作與競爭”等相關議題展開交流和研討,會議開得很成功,創下歷屆亞太批發市場大會“七個最”——辦會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參會人數最多、涉及國家最多、官員級別最高、外賓數量最多、高層論壇發言最權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會的重要議程就是成立中國凍品聯盟以及霞山水產品批發(寶滿凍品)市場開業,很多外 地客商對此充滿期待,希望在凍品聯盟的框架下,實現信息共享,與湛江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進行精誠合作。
周口市黃淮物流港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戰勝形容,“在這次會議中收獲頗豐”,稱正準備加入凍品聯盟,進一步將水產品業做強做大,“周口市的對蝦銷售除了小部分來自天津外,主要來自湛江,湛江對蝦占了3-5億元的市場份額。這次,我們已和霞山水產品市場達成了初步意向,擬在周口市全資組建一個公司,銷售湛江蝦。或由‘霞山水產’直接到周口設銷售分公司,合作銷售湛江蝦”。
5年前就與湛江霞山水產進行“合作”的首批凍品聯盟成員——無錫“天鵬集團”總經理馬杰告訴記者,起初的前兩年,湛江蝦在無錫的銷量不大,每年在500多噸左右,但2010年開始,每年銷量超過1000噸。“以前信息不夠靈通,出現賣不出或想買買不到現象。現在加入聯盟后,就能互通有無,及時掌握全國冷凍品市場的信息,有助市場有序發展”。
打造產業平臺已成行業共識
事實上,湛江水產從業者多年來就已意識到了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湛江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龍土金表示,湛江的水產品目前做得最好是對蝦,新鮮對蝦的價格在15分鐘之內海南、北海等所有地方都知道。但別的水產品就做不到,主要是信息出現偏差,主要就是沒有建立信息平臺,其模式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經銷商到農民到網箱買魚到市場賣賺取差價,“這種模式決定了信息的不對稱。現在凍品聯盟把全中國和亞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凍品批發市場聯成一個大的批發市場,不僅可追溯食品質量問題,也可解決銷地市場和產地市場的對接,使銷地市場及時掌握產地的價格等信息,實現信息共享,有助于聯盟成員進一步把產業做強做大”
龍土金稱,湛江海產品多數還處于粗加工階段,包括對蝦。比如加工,現在基本都處于粗加工,湛江海產品有的還沒有形成加工,對蝦加工還處于粗加工,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深加工,湛江對蝦產業到了現在可以說是走進一個瓶頸,迫切需要再跳上一個新的平臺,這是擺在整個行業都值得思考的問題。此時建設寶滿市場,就是對蝦產業同行都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
無論是哪一個市場,都必須保證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平臺,給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產品。而往往現實卻并非如此,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規范地方、規范市場,讓市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龍土金指出,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是產業平臺的核心,將捕撈、養殖、代理、銷售、加工、冷藏、物流及政府職能(檢驗檢疫、進出口、工商稅務、漁政等一站式服務)整合成產業平臺;首創現代代理、產業融資及專業導購等營運模式,讓買賣雙方足不出戶完成交易。
產業集群平臺仍需政府大力支持
產業集群的平臺究竟如何建設?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告訴記者,如果說每一個實體是一只“鳳凰”,那么產業平臺就是一個“巢”,這個巢不只是一個鳳凰來棲息,還有很多鳳凰來棲息,因此平臺的作用非常大。他認為,一個地區能夠做好一個產業平臺,在全國有影響的產業平臺,那這個地方的經濟就很容易發展,平臺能做好的話,關聯的產業都不需要招商,平臺就是一塊大的“磁鐵”,很容易將投資者吸引過來。而平臺的建設最為重要是城市基礎設施的跟進,硬件、軟件是兩條腿,缺一不可。但湛江當前最迫切的是要解決“硬件”的問題。寶滿目前是硬件最好的,但是和別的真正更好的平臺比,主要是政府的基礎設施差很遠。硬件是平臺能否起來的基礎,軟件只是決定建立平臺慢和快的問題。簡而言之,水產行業產業平臺的建設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龍土金則告訴記者,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寶滿凍品中心)建成后,僅僅意味著產業集群平臺建設走完第一步,未來至少還要將產業集群平臺和服務平臺“雙平臺”做出來。如果單有產業平臺沒有服務,等于平臺只有骨頭沒有筋。平臺要做好必須有兩層標準,一是服務標準,二是產品標準,兩個標準一定要制定好,制定廣受業內認可的標準,等到產業的認可。龍總預計,產業平臺做好后,估計湛江的對蝦交易額將超過300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