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開發者打造出了非常創新的手機應用,可能在全球范圍內都有廣泛的吸引力,但要如何做才能使它真正國際化呢?舉個例子,如果你所開發的應用只支持英語 (中文)這一種語言的話,就相當于畫地為牢,自我限制了走向世界的可能。在剛開始的時候只支持一種語言完全說得過去,但要想充分挖掘全球市場的巨大潛力, 就有必要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了。
開發者們要如何做才能把應用推向國際市場呢?相信以下的建議會對新手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你應該首要瞄準哪些國家?
僅在2011年,蘋果的App Store和Google的Android Market就合計獲得了200億次下載量。Flurry Analytics的分析報告指出,iPhone和Android的十大市場當中有八個都是非英語國家。
不 僅如此,Flurry還指出,全球有數量巨大的手機用戶尚未使用智能手機,但他們的經濟能力允許他們輕松就擁有一臺,這就意味著智能手機市場還有巨大的增 長潛力。在這類人群里,中國有1.22億的潛在智能手機用戶,印度有7500萬,日本有6100萬,而巴西有3400萬。
因此,把你的應用推向國際市場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舉措,而是勢在必為。讓你的應用支持多語言如中文、日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俄羅斯語、葡萄牙語和印度語,使你的應用本地化,這事關你營銷策略的成敗。
作為一名獨立開發者,要想要在國際舞臺上獲得成功,具體需要哪些步驟呢?
第一階段:從小做起,接著大步躍進國際市場
你無需在一開始就集中所有的資源來支持全球的用戶,只需從最基礎的開始進行:翻譯你的應用描述就是很好的試水辦法。只不過因為日本的潛在用戶不會用英語(中文)進行搜索,他們就無從知道你的應用的存在了。
另外,請記住,你還需要根據當地的語言和文化要求來優化應用的標題、描述、更新日志以及搜索關鍵詞。
第二階段:本地化 – 翻譯應用
一 旦完成應用描述的本地化,你就應該密切關注在相關語言和國家下的下載統計數據。如果下載量顯著增加了,那么就是時候思考如何本地化應用自身了。W3C把本 地化定義成為“修改手機應用內容,以適應特定目標市場的語言和文化要求”,其中包括了數字、日期、時間、貨幣格式、符號、圖標、顏色、文字和圖像等內容。
請記住,本地化不僅僅局限于翻譯這一方面。你可不能用Google Translate隨便弄弄就完事,你的目標受眾可能根本不知道能拿你的應用做些什么。具體地說,請注意以下方面:
文本串
元數據
使用技巧
推送通知
幫助信息
隱私政策
最終用戶許可協議
第三階段:國際化 – 建立當地團隊
假設你已經成功把應用本地化成了日文(法語),下載量和使用率也在不斷攀升,你就可以考慮更進一步,在當地打造專門的團隊了。你需要分配一定的資源,確保全球用戶能完全使用你的應用的所有元素。換句話說,你需要國際化。
所謂國際化就是,手機應用的設計和開發能讓針對不同文化、地域或語言的目標受眾的本地化變得更加方便的過程。現在討論的不是源代碼或是應用的內容,而是圍繞在應用周圍的一切東西:網站對本地語言的支持、社交媒體等。要成功做到這點,你就需要一個專門的團隊在當地運作。
打造一個海外團隊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這是個巨大的責任,可能需要不少的資源。要是做好了,回報會相當可觀。要想完全做到國際化,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把公司的網站或博客本地化
把社會媒體營銷策略本地化
把獲取用戶的策略本地化
雇傭當地營銷支持
雇傭當地公關支持
雇傭當地客服支持
雇傭當地法務支持
申請當地專利
清單:全球化的待辦清單
via mashable
編譯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