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營銷在互聯網營銷中起什么作用?這個問題的價值不在于What,而是How——將這些作用總結分類出來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這些作用發揮到最大才是重點。
視頻營銷通常在互聯網營銷中扮演以下角色:
1.視頻是引爆點
比較常見的形式時通過病毒視頻,通過帶給網民聳人聽聞的觀感,激起網民對視頻中的內容元素興趣。比較理想的延展方式是網民還會自發性的對視頻進行傳播討論,繼而產生搜索行為。這一過程即電通廣告所提出的AISAS模型。事實上往往是那些新產品和新功能,做這種病毒視頻效果才會更佳。人們在碰到新鮮未知的事物時,搜索動作才成為發生。比如榮威的iVoka《國產人機對話系統iVoka驚現廣州車展! 酷似汽車版Siri!》。
針對此類視頻,實際推廣過程中主要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
視頻網站內的露出:廣告推薦+人為干預。對于預算有限而無法購買(長期)廣告位的廣告主,后一種方法就是比較實惠的方式。具體請參加“視頻傳播效果的關鍵點優化”一文。也許可以嘗試一定周期采用不同的標題黨,進行輪番打榜的操作,或許每天都有可能進行TOP排名。這樣操作的現實原因就是視頻網站內容太多,很容易被新的內容給頂替。但這一操作是否可行,視頻網站的容忍度有多高,都是未知因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社會化媒體傳播:各種渠道(微博、博客、IM群等),各種意見領袖,合理安排時間節點,果斷轉起。
視頻互動評論監控引導:把故事講成事故的例子很多,比如2345的2,百姓網的白。2345網址導航“頂不住”輿論壓力,把“設”改成“設置”了。百姓網虱子多了不怕癢,各位網友有空幫它撓撓。
網民搜索行為應對:微博和視頻的興起,搜索也不僅限于百度谷歌。微博搜索和視頻站內搜索,相信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看看優酷年前對SOKU的推廣發力,土豆聯合搜狐視頻進行屏蔽就可見一斑。需要釋放的信息(產品、功能等),通過什么方式釋放(百度百科、官方新聞、意見領袖諍言等),以及這些信息成品的搜索引擎優化,都是需要考慮到的方面。
2.視頻是曝光機會
通過視頻增加品牌曝光次數,或是將品牌需要傳達的精神與熱門視頻相聯系。比如優酷2011年底的微電影《父親》,故事中沒有植入雪佛蘭科魯茲的信息,只在電影結尾打上了雪佛蘭的Logo。品牌層面怕講不好,這里舉兩個增加曝光機會的例子。/脈動“改斜歸正”系列病毒視頻。因為脈動的知名度已經足夠高,網民看完視頻后并不會產生更深層次的探討(比如脈動營養成分,為什么能改斜歸正),更不會去搜索什么是脈動。說好聽一點能夠表達品牌的消費態度,活力好玩。但說到底就是增加品牌的曝光機會。
還有這部“隨手拍解救大齡女青年”,增加曝光量的目的就更加明顯了。
相對于第一類視頻,這類視頻的推廣重點是增加視頻的曝光量,后續的搜索動作相對較少發生。
3.視頻是內容
正如前面提到,視頻搜索人群增多,分析目標人群的搜索行為,根據常用關鍵字制定與品牌產品有關的內容、標題、標簽等,就顯得很有必要。如“錢龍遇見鬼”提到的錢龍股市夏令營、投資分析秘笈,這類視頻一定程度上即算是可視產品說明。類似的還有各種手機測試。
這類視頻雖然不具備病毒視頻的爆炸性效果,但同樣也是互聯網營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Videosays
文章來源:DamnDig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