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大連將在黃海、渤海、碧流河水庫放流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牙鲆魚、淡水魚20億尾(粒)。
記者了解到,今年本市預計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2339億元,完成水產品總產量214萬噸,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740億元,同比增長15%,漁民人均收入達到21000元。“2012年海洋與漁業十大工程”也已確定。重點用海建設項目服務保障工程是其中的首項任務,另外,2012年,大連還將實施海洋牧場建設工程、水產養殖標準化示范工程、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水生生物資源增殖工程和海洋災害應急預報體系建設工程等。 齊向陽 記者孫健恩 2012年海洋與漁業十大工程
重點用海建設項目服務保障工程
做好新機場、大連—金州新區跨海大橋、南部濱海大道、長海縣機場擴建工程等項目用海服務保障工作。做好莊河靜脈產業園、瓦房店太平灣臨港工業園區、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金州新區、普灣新區、花園口經濟區等區域用海規劃報批工作。
水生生物資源增殖工程
在黃海、渤海、碧流河水庫放流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牙鲆魚、淡水魚20億尾(粒)。
漁業龍頭企業壯大工程
推進投資額10億元以上漁業產業化項目建設(遼漁、天寶食品、壹橋苗業)。新改擴建加工能力1000噸以上、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漁業龍頭企業20家。
漁業安全保障系統建設工程
培訓漁業從業人員1.5萬人次;為40馬力以下漁船配備GPS救助定位設備2萬套;為40馬力以上漁船配備AIS自動識別避碰系統5000套;為40馬力以上漁船配備新型對講機1000臺。
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工程
實施好海洋島、老虎灘、普灣新區、蛤蜊島和金石灘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與修復工程。組織編報2012年長海縣大長山島、小長山島、普灣新區簸箕島、旅順南部等海域海島整治與修復項目方案。
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
新創建國家、省、市漁業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名牌產品15個;新認定無公害產地20個、產品20個;健全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產品追溯體系,抽查水產品2500樣次。
海洋牧場建設工程
大力推進長海縣、旅順口區、金州新區海洋牧場建設。投放魚礁200萬立方米,新發展人工魚礁區10處,改造海域面積5萬畝。建設抗風浪休閑養魚大網箱200個。投放海底增殖苗種100億個。
海洋災害應急預報體系建設工程
建成大連市海洋預報臺并投入運用,在黃渤海沿岸新改擴建9個海洋觀測站,及時發布海浪、海冰、風暴潮、赤潮等信息。
海洋與漁業能力建設工程
新建3艘大功率巡航執法船;新建、續建棉花島、獐子島、旅順執法碼頭;修建漁港10座。
水產養殖標準化示范工程
推進現代設施漁業建設,啟動黑島現代漁業園、天正水產循環水工廠化養殖;新建20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啟動普蘭店皮楊5萬畝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推廣新品種2個、新技術2項。 (推廣新技術2項:海參池塘生態養殖技術推廣10萬畝、海參網箱生態育苗技術推廣7000箱;推廣新品種2個:海大金貝推廣20萬畝,引進俄羅斯蝦夷扇貝8000枚)鏈接去年,漁民人均增收2000元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1年,全市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2033億元、海洋經濟增加值90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4%和35%。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646億元、漁業產值316.8億元,全年完成出口水產品52.7萬噸,出口貿易額突破19.3億美元,增長26%。漁民人均收入達到18300元,比上年增加2000元。
去年,大連在廣鹿島海域建設海水抗風浪大網箱500個,全年新投放人工魚礁220萬立方米,新增人工魚礁區17處,投放蝦夷扇貝、海參、鮑魚、海膽等各類優質苗種突破100億枚(頭)。投資2700多萬元,增殖放流對蝦、梭子蟹、牙鲆魚等苗種18.5億尾,放流苗種數量比上年增加76%,增加捕撈產量3600多噸,增加漁民收入2.5億元,惠及捕撈漁民4.5萬人,增加了市場水產品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