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執法人員檢查水果禮盒市場。
半島都市報2月9日訊 (通訊員 岳豪 趙麗 記者 張偉) 現在大家走親訪友都喜歡送水果禮盒,既好看又健康,而進口水果禮盒因為檔次高,更是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殊不知,這包裝精致、看似高檔的水果禮盒卻暗藏貓膩。2月6日,市民李先生買的進口水果里就混進了本地“土特產”。
2月6日上午,市民李先生去家住李滄區的姑媽家串門,并就近在樓下的水果超市買了一盒美國新奇士橙禮盒,總共20個橙子,花了150元,比起國產橙子,確實價格不菲。到了姑媽家,姑媽熱情地打開禮盒招呼大家吃水果。可是打開后大家越看越蹊蹺,其中有8個橙子怎么看都像普通國產橙子。李先生就和姑媽提上禮盒來到樓下水果超市,店家卻堅稱那8個橙子是貨真價實的美國新奇士橙,絕不會有假。隨后,李先生來到一家大型超市的水果區,經過認真對比,李先生確信這盒水果禮盒確實是混進了“土特產”。
2月7日上午,李先生將此事投訴到李滄工商九水路工商所,工商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經過現場對質,店方承認“可能是放混了”,為李先生換了一個禮盒,并賠償李先生20元錢。李先生現場打開禮盒查看,沒有發現問題,表示滿意。
據介紹,從近兩年的市場監管和消費投訴來看,水果禮盒確實暗藏貓膩,除了李先生遇到的這種以假亂真的行為,還有以次充好、“以紙充果”等現象。一些水果商販在包裝水果禮盒時,一般會把水果分層擺放,上層專挑個大、美觀、新鮮的水果,下面可能就會暗藏一些劣等甚至是腐爛變質的水果。還有一些不法商販會在水果禮盒里偷偷塞上大量的廢紙、木屑、硬紙板等,看起來好像是為了防止水果碰傷,實際上是為了增加重量。
2月9日上午,李滄工商九水路工商所執法人員,對轄區農貿市場、超市水果攤位以及水果店、水果攤進行拉網式檢查,對所售水果禮盒隨機抽驗、開盒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重量縮水等行為。一旦發現以國產水果冒充進口水果、用紙屑紙板增加商品重量、在底層暗藏腐爛變質水果等行為,立即責令停止銷售、現場整改。對于拒絕整改的,則依法處罰。截至目前,該所共出動執法人員56人次,檢查水果經營戶46戶次,現場銷毀腐爛變質水果10余斤,銷毀不合格包裝盒11個,解決消費投訴2起。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水果禮盒時一定要當場開盒檢查,并索要購物憑據,以便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