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陜西省標準化水產養殖池塘建設改造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大荔縣舉行。省水利廳、漁業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全省各市(區)漁業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舉辦此次會議,主要是為了交流我市大荔、合陽等縣多方籌資、出臺優惠政策、利用當地豐富的黃河灘鹽堿地資源,大規模建設標準化池塘,發展漁業的主要做法,總結近年來各地池塘標準化改造工作取得的好經驗,研究進一步推進水產養殖標準化生產的對策措施。
會前,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大荔縣東堤漁場老池塘改造現場、大荔縣黃河灘萬畝無公害示范基地和宜漁荒灘開發現場。與會領導還為大荔縣萬畝無公害水產品產地和國家級黃河灘中華鱉種質資源保護區進行了揭牌。
會議要求,各市(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落實好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漁業發展的意見》;要根據各自實際,突出重點,真抓實干,保質保量完成標準化水產養殖池塘改造工作的建設任務。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漁業發展這個中心,充分發揮地域、科技、資源、人才優勢,積極采取多項措施,認真做好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宜漁荒灘開發工作,使漁業發展呈現出面積不斷擴大、產量穩步增加、質量不斷提高的態勢。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養殖水面達到5.6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1.74萬噸,生產各種魚苗4.5億多尾,總產值實現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