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乳豬教槽料研發想到的豬場管理誤區 隨著養豬規?;陌l展,我們的養豬技術與水平在不斷提高。技術進步的同時,對飼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今天,作為一個飼料的技術經理,做不好教槽料是過不了關的。幾乎是一夜之間,不論是大豬場還是小豬場,都喚起了對教槽料的渴望,豬場的老板們總奢望通過教槽料來解決關于乳仔豬們的一切問題,甚至幻想通過優質的教槽料可以解決整個豬場的問題。雙胞胎,安佑,大北農等品牌乳豬料效果真的很好,乳豬開食早,采食好,皮紅毛亮、不拉稀。我們是以做大豬濃縮料與蛋雞濃縮料為主的,乳仔豬料也做過,可是做的不夠好,今年,領導提出教槽料是我們飼料進入大型豬場的敲門磚,而抓住大型豬場就是抓住了未來幾年的市場,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要求我們必須用半年的時間拿下乳豬教槽料。于是我就帶領技術團隊開始研發乳豬教槽料,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通過嚴格的原料精選,科學的配方組合,精準的生產過程控制,教槽料的品質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最終還是經常出現效果不穩定,乳豬動不動就不吃,動不動就拉稀,弄得我們焦頭爛額…… 靜下心來想一想,如果乳豬教槽料做好了,真的就能解決豬場最大的問題嗎?豬場從此就不再虧損,從此就很少用藥了嗎?我看未必。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養豬的水平很高,可他們從來就不做乳豬教槽料,據他們所說,給乳豬教槽只是勞民傷財,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乳豬就像嬰兒,要靠媽媽的奶水來維持生命,如果媽媽的奶水特別多,足夠寶寶們吃,他們怎么可能本末倒置,不吮媽媽甘甜的乳汁反而青睞人工合成的飼料呢?我認為在一般情況下,母豬的體況與奶水是否充足就決定了乳仔豬的健康狀況,也決定了一個豬場的效益與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