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牧業的迅猛發展,各地養牛場、個體養牛戶明顯增多,而牛蹄病是常見、多發、治療時間較長的疾病。筆者就蹄病的發生原因、臨床癥狀及治療措施簡述如下。
發病原因
1.圈舍不干凈、潮濕,牛蹄長期浸泡在糞尿中。2.長途運輸、轉移牛舍、繩索的摩擦、尖銳物的刺激,如:玻璃、鐵絲的劃傷,牛相互踩傷等。3.牛的蹄部受機械外力或化學等因素影響,使皮膚受損,失去保護能力。
臨床癥狀
損傷部出血、腫脹,繼而患部皮膚濕潤、糜爛,排出惡臭的分泌物。時間過長可引起局部化濃,形成潰瘍,痂皮下常積有較多的膿性分泌物。皮膚及皮下組織均受侵害,皮膚高度肥厚,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大小乳頭狀。其特征:脆弱易破壞、出血,排出惡臭的膿性分泌物。
治療措施
除去病因,保持患部干凈,減少分泌物的刺激,促進炎癥的消散,注意護蹄。患部剪毛,用肥皂水或新潔爾滅清洗,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治療措施。
1.病初用防腐、收斂和制止滲出的藥物,可涂龍膽紫、1%高錳酸鉀溶液、新鮮創可涂碘酊等并包扎。
2.對化膿性的可用3%過氧化氫,或1%高錳酸鉀、新潔爾滅溶液徹底沖洗,除去壞死組織及膿性分泌物,患部涂抗生素軟膏后用碘酊浸泡過的繃帶包扎。
3.當患部組織潰瘍、皮膚組織過度增生,可先除去壞死組織,切除過度增生物,用高錳酸鉀粉研末或10%硫酸銅等進行腐蝕,使其達到止血消炎、收斂的目的,流血過多必要時進行燒烙止血。除去局部療法外應注意全身癥狀,當患部有明顯機能障礙時,可肌肉注射鎮痛藥物并配合普魯卡因青霉素局部封閉,或用氯化鈣等療法。也可用中藥治療:廣丹10%、消炎粉20克、冰片0.2克、血竭5克、沒藥2克、乳香2克、麝香少許,混合研細過篩,涂于清潔創傷并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