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直通車綜合報道:據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消息,新聞出版總署日前通報中央電視臺《達芬奇“密碼”》報道調查情況。調查結果認為,中央電視臺的報道內容基本屬實,達芬奇公司銷售的部分家具存在質量不合格等問題。但是,在《達芬奇“密碼”》報道中也存在個別采訪對象的身份未經核實、結論不夠嚴謹等問題。央視欄目組編導李文學未收“達芬奇”公司公關費用,但不是持證的新聞記者,違規獨立從事新聞采訪。
2011年7月10日、7月17日,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先后播出報道《達芬奇“密碼”》、《達芬奇“密碼”2》,此后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芬奇公司”)舉報節目內容失實、欄目組編導李文學利用報道索取錢款。對此,新聞出版總署成立聯合調查組進行了核查。
調查組認為,根據現有調查證據,中央電視臺的報道內容基本屬實,達芬奇公司銷售的部分家具存在質量不合格等問題;部分產品原產地為中國,并非100%原裝進口;卡布麗緹牌家具雕花部分系樹脂材料,而非采用意大利特有的木材“白楊荊棘根”。根據現有調查證據,調查組尚未發現李文學索取或收受錢物。達芬奇公司舉報的100萬元“公關”費用打入其聘請的公關公司股東個人賬號,后轉回該公關公司賬上。該公關項目負責人也表示,此錢款系公關公司的公關服務費,與李文學無關。
但是,在《達芬奇“密碼”》報道中也存在個別采訪對象的身份未經核實、結論不夠嚴謹等問題,報道用達芬奇公司代理的好萊塢牌家具部分在中國境內生產的問題來證明卡布麗緹牌家具原產地造假,從而得出卡布麗緹牌家具“根本就不是商家宣稱的意大利制造的而是國內生產”的結論。李文學不是持證的新聞記者,違規獨立從事新聞采訪,且節目播出后多次私下會見達芬奇公司負責人,這些都要認真吸取教訓。希望有關單位認真落實國家的采訪規定,嚴肅采訪紀律,加強記者管理,完善采編程序,進一步提高新聞的公信力。
■達芬奇事件進展2011年7月10日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播出了《達芬奇密碼》,披露了達芬奇家居造假等行為
2011年7月11日 上海工商部門對涉嫌偽造產地、存在產品質量的問題達芬奇家居正式立案調查
2011年7月13日 達芬奇家居在北京召開記者會,總經理潘莊秀華情緒激動,一度落淚
2011年7月17日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播出了《達芬奇密碼2》,繼續披露達芬奇造假
2011年12月23日 上海市工商局向達芬奇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處133.42萬元罰款
2011年12月23日晚 達芬奇家居官方微博連續發三條微博,稱達芬奇從未造假,并將依法對上海市工商局提出行政訴訟
2011年12月24日 上海市工商局連發三條微博,表示對達芬奇的行政訴訟將依法應訴
2011年12月31日 財新《新世紀》周刊報道,達芬奇自稱“匯”了100萬元擺平“造假門”
2012年1月1日深夜 央視記者李文學發表聲明稱,不存在與他人勾結、陷害達芬奇家居的行為
2012年1月2日下午 達芬奇通過微博發布回應,稱愿意與李文學對質,把雙方的事實擺在公眾面前,接受大家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