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果你厭倦了大城市的喧囂,疲憊于旅游景點的嘈雜,雙廊,是個能讓你停下來歇歇腳的地方,是個能讓你尋找到心底寧靜的地方。雙廊,安靜得可以聽得見你自己心的聲音。
來到雙廊,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去云南,大部分人想起的都是麗江,那個在傳說中充滿了浪漫的古城。在2011年末的冬天,一個幸運的機會,我完成了麗江之行。離回程還有三天的時候,我的心想尋找此次云南之行的下一個目的地。在否定了一個又一個的地點之后,微博上偶然出現的一個地方——“雙廊”跳進了我的視線,那是一張在雙廊的客棧陽臺上遠眺蒼山洱海的照片,照片中那夢幻般的云和水,美得無法抗拒。盡管對那里還幾乎一無所知,但有時候去一個地方的理由并不需要太多,僅僅一個足矣。收拾好行囊,出發!
洱海邊的美麗小漁村
云南地處內陸,當地人自古喜歡把面積大的湖泊叫“海”。 洱海就像“耳朵”一樣,靜靜地臥在蒼山的腳下。雙廊位于洱海東岸,面迎洱海,遠眺蒼山,舊稱“栓廊”。至清代咸豐年間,人們認為靠近雙廊的兩個秀美島嶼——玉幾島、小金梭島猶如一對鴛鴦,將洱海隔出一個天然的港灣,故此將“栓廊”改為“雙廊”。
萬丈光芒 圖片來源:桑吉牧羊
雙廊的面積不大,村民們主要居住在大建旁、島依旁和玉幾島等幾處。從山坡上抬眼望去,大部分都還是傳統的白族民居,沒有一幢高樓,新修起的民居或客棧也都保持著傳統白族民居的格調,放眼望去,飛檐畫壁,甚是好看。
沿著鎮上長長的石板路,便可通向洱海邊。碼頭的對面是南詔風情島。聽說早些年,這還是一座荒島,后來隨著旅游開發,修建了星級酒店,白族文化廣場等建筑,成為白族文化、南詔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依著島的位置,觀蒼山看洱海的角度自然是非常不錯。游客在鎮上的碼頭,花上十元錢,便可以乘著游船到島上參觀了。
靜靜的洱海 圖片來源:luckyclover0311
與南詔風情島一水之隔的是玉幾島。玉幾島面積并不大,但大多數游客都是沖著著名舞蹈家楊麗萍來的。走入小島的最深處,相鄰立著兩幢充滿現代色彩,但卻低調并不張揚的私家別墅。被當地人引以為榮的白族畫家趙青以鋼筋水泥為材料建了充滿現代色彩的陽光城堡——青廬,后來,他還為著名舞蹈家楊麗萍設計了酒店和私人別墅,當地人稱為“太陽宮”和“月亮宮”。月亮宮是楊麗萍的居所,她沒有演出的時候大多就住在這里,她的家人也住在島上,所以當地人自豪地說:“楊麗萍,那是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的人啊。”而青廬是可以入住的,雖說價格不菲,但當地人告訴我們,由于青廬位于玉幾島的最頂部,也是整個雙廊看日落最美的地方,再加上有機會和十分了解白族文化的“廬主”趙青喝茶聊天,也是物有所值呢。
從城市中逃離的他們
雙廊,遠離城市的小漁村,白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但今天,隨著旅游的開發,有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從城市中逃離,定居在這里,讓生命中的旅程多了精彩的一站。
淳樸的民風 圖片來源:windhero_2005
在玉幾島,我們結識了一家名為“云”的客棧主人小熊。她和丈夫從美國留學歸來在北京工作,事業有成。幾年前的云南之旅一直讓她魂牽夢縈,洱海邊的這個小鎮悠閑而散淡的生活,更是深深的吸引了她。夫妻兩人最終決定放棄在北京的一切,到大理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她在大理經營自家客棧,每天面對白云、藍天、洱海,讀書和作畫,而丈夫在大理古城經營一家私塾,兒子也沒有到傳統的小學上學,而是一路在私塾里成長。逃離了生活節奏緊張的北京,小熊說:“在雙廊,每天都可以享受到陽光和海風,這才是自由的味道。”
“七間房”客棧的老板丁磊也是這個鎮上的一個傳奇。這個來自上海的男人曾經從事房產,金融和IT等熱門行業,在上海灘拼搏多年,小有所成。曾經是那樣一個事事追求高效率高節奏的現代職場人士,就在偶然間的一次雙廊旅行中,愛上了這樣一個安靜的地方。毅然決然地和家人一起來到這里,開起了客棧。他在微博中寫道:“我想,我再也回不去朝九晚五的生活了。以前在上海的日子,忙著購物喝酒赴宴,買用不著的東西,嘆錢越賺越不夠用。”
靜謐的漁村 圖片來源:桑吉牧羊
在雙廊,這里和城市生活真的反差很大。沒有太多的紛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經營自己的生活,而這些,恰恰是我們從前真正忽略的東西。”
雙廊,最適合發呆和做夢
如果你問我,到雙廊玩什么?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安靜的,慵懶的小鎮里,沒有車水馬龍的交通,沒有吵雜的購物場所,只有看不完的白云,清澈平靜的洱海。在這里,聽得見鳥鳴蟲語,狗吠雞叫,聽不見人聲雜語,浮躁腳步。所以,到了雙廊,請停下你的腳步,靜靜的發呆和作夢。
洱海的早晨寧靜而溫暖,隨著太陽的升起,寒意便一散而去。坐在臨海的雙廊云客棧陽臺上,曬著明媚的陽光,銀光點點的海面上吹來溫爽的微風,你只需要穿件單衣,就可以坐在海邊的藤椅上,放一杯清茶,隨手翻看一本喜歡的書,冬天變得安靜而美麗。客棧的主人小熊告訴我們,來雙廊的游客和其他地方的游客不同,他們大多數時間就喜歡呆在客棧里,望著蒼山洱海,看看書聽聽音樂。曾經有一位游客來到這里,每天早上只迎著日出去沿海公路上跑一趟,然后就回客棧看書、畫畫和發呆。日復一日,竟一住住了二十天。
讓人向往的藍 圖片來源:桑吉牧羊
“人在旅途” 是一個書吧,就在楊麗萍別墅的隔壁。書吧的女主人美麗而好客,在那里,你可以泡壺香茗,捧本閑書,側耳聽拍岸的濤聲,抬眼觀流云的卷舒,直至黃昏、日落。
都說來大理看“風花雪月”,然而最吸引我的,卻是水和云。大理的云千變萬化,每一天和每一時的云都截然不同,或遠或近,或濃或淡,或靜或動,遠望去,像極了一幅幅生動的水墨畫。在雙廊,面朝洱海,看云從蒼山上滾落,或懸浮于山腰,或飄向海面。皓月當空,獨自一個人站在客棧窗前,只聽見洱海邊上的吱吱呀呀的水聲,心底的浮躁慢慢的消散,時間仿佛也停止了流逝。
如果你厭倦了大城市的喧囂,疲憊于旅游景點的嘈雜,雙廊,是個能讓你停下來歇歇腳的地方,是個能讓你尋找到心底寧靜的地方。雙廊,安靜得可以聽得見你自己心的聲音。
熱情純樸的白族人家
雙廊主要聚居著白族人家,他們依海而居。男人們每日傍晚出海撒網,女人們在村口支起售賣的小攤,賣些煎魚、炸乳扇、涼粉、木瓜水、泡梅子等小吃,生活簡單而質樸。走過了許多的地方,雙廊人的熱情和純樸讓我驚訝。問路時,老老少少都會熱情給你指路;吃飯時,店主就會和你聊雙廊聊得天南地北;晚上,這里的人們都會圍在一起烤火聊天,你可以隨時加入他們;如果你有幸碰到了白族人家辦喜事,那他一定會熱情地邀請你前去做客,不醉不歸。
把即將結婚的男子推入洱海 圖片來源:藍影
來雙廊,不能錯過的美食首當是這里的魚。雙廊人把魚分為家魚和野魚,家魚是魚塘里養的魚,通常運出去賣給城里人,而野魚才是每天出海打的魚,這種自然長成的魚不需要做復雜的烹調,無論是簡單的煎炸還是煮燉,都有鮮美的味道,所以在雙廊鎮上吃到的,都是喝著洱海水長大的野魚。除了打魚、烹魚,做乳扇也是白族人最擅長的功課之一。乳扇是當地一種特殊的扇形奶酪,新鮮的乳扇大約七八成干,可以生吃、烤或炸著吃,奶香濃郁,回味悠長,只可惜保鮮期不長,不能長途運送。
(文/原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