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高細擺春節致富“龍門陣”—— 1月28日,威遠縣龍會鎮壩上村一組袁德高家里擠滿了前來拜年的人。名為拜年,實為求教,噓寒問暖后,來自高石鎮的周崇明站起來示意大家安靜一下,道明來意:“聽說袁大哥過年搞突擊,養了一批雞3個多月就賺了1萬多元,我們這次來,一是拜年,二是想討點經驗哦!”說完這話,周崇明略帶緊張地看向袁德高。 在大家的齊聲呼應下,袁德高大大方方地坐下來,挨個回答人們的問題,并就著自己的養雞經歷,擺起了養雞致富“龍門陣”。 看準市場占先機 問:咋個定品種? 答:跟著市場口味走。 袁德高也曾經吃過虧。前年春節前夕,他買回3000只雞,計算著春節出欄,會賣個好價錢,結果買成10元一斤,賣完一算賬,平均也是10元一斤,加上損耗和臨時喂的飼料,還虧了3000多元。 經過觀察,袁德高發現,人們口味高了,過年前后,跑山雞好賣價錢也高,但是如果是買來倒手賣,賣得貴買得也貴,沒啥錢賺,還要承擔不小的風險。 能不能買點雞苗回來散養,爭取春節大賺一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2011年9月底,袁德高買回了546只一斤重的仔雞,放在屋后荒坡上喂著,只喂糧食不喂配合飼料,同時有意逗雞跑,加強運動,這樣增強了雞的體質不容易得病,也大大提高了雞肉品質。 這批雞,袁德高買成11到12元一只。過年時,雞長到了六七斤左右,他以每斤10到12元出售,每只雞平均70元,除去成本,一只雞賺了20元,“500多只雞就是1萬多元,現在我都后悔當時買少了!”袁德高一拍大腿,一屋子人都替他惋惜。 購買雞苗有講究 問:咋個買大仔雞來養? 答:容易成活,避免損失。 “那你為啥子要花十多元買那種大仔雞,不早些買小雞喂到過年賣?那不是賺得更多哦?”來自界牌鎮的譚務先問道。 袁德高解釋說,買雞苗喂很難保證成活率,買稍微大一點的仔雞,基本度過了脆弱期,稍微有點經驗的養殖戶都可以保證成活率達到95%以上,成活率高效益才會高,“太小了不容易養活,重了買雞的成本又高,一斤左右的仔雞比較合適。” 袁德高還特別提醒,喂養商品雞,必須算好出欄期,最好一喂大就賣,“如果喂大了賣不了,又要天天喂糧食,又肯不長肉,那也不好賺錢。” 只喂糧食保肉質 問:喂飼料得行不?答:喂的不一樣,賣價有差別。聽到這里,來自龍會鎮水庫村的倪勇品問:“可不可以用配制好的顆粒飼料快速催肥?都是雞,咋個分辨得出來有沒有喂飼料哦?” “那不行,用飼料喂出來的雞賣不起價,并且銷量不好。”袁德高否定得很堅決,他說,喂的東西不一樣,雞的賣相就不一樣。糧食喂出來的跑山雞,腿和腳細長,飼料喂的雞,腿和腳明顯更短更粗。另外,飼料喂的雞,肉是松的,糧食喂的雞肉緊實。“不要想騙得到買家,稍懂的從羽毛、雞冠、頭等部位都能辨別得出來。” 聽袁德高講得頭頭是道,滿屋的親朋都來了興趣,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周崇明說:“那我們今年跟到袁大哥學喂一批雞來試試,你可要教我們技術,不要保守哦。”袁德高呵呵一笑:“有啥問題你盡管問,我一定毫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