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天氣好,加緊趕工期,豬欄建設一天也耽誤不得。”今天下午,在臨高縣皇桐鎮美香村,養殖戶李緒先正在組織工人擴建豬欄。 李緒先告訴記者,年前及開年幾天來的陰雨天氣,影響了豬欄的擴建。如果正月不建好,下一步的豬苗投放、肉豬生產都將推遲。 記者在建設現場看到,李緒先擴建的豬欄規模較大、智能化程度較高。 “這個豬場將安裝一套智能養豬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自動喂料、喂水,還可以監控病情。”李緒先介紹,智能化養豬既能節省人工成本,又能提高養殖質量。 記者了解到,眼前這片50畝的土地上,將建成12棟豬舍,總投資1200萬元,投產后年出欄量將會有1.2萬頭以上,年產值2000多萬元。 李緒先介紹,自己以前一直從事生豬養殖,但由于資金、養殖技術、養殖信心等方面的原因,規模一直很小,去年省縣兩級政府出臺生豬養殖補貼政策,讓自己受到鼓舞,決定擴大規模。 去年底,李緒先聯合其他養殖戶,引進企業合作,形成“企業+農戶”的模式,由企業投資建場,聘用當地農民進行生豬養殖,降低養殖風險。 記者了解到,受省縣兩級政府扶持政策的鼓勵,在臨高像李緒先這樣的養殖戶不在少數,他們開年就忙擴建,確保春季生豬生產。 臨高縣畜牧獸醫局局長符承榮介紹,2011年省縣兩級政府共拿出735萬元扶持臨高生豬養殖業,由于政策力度大,引導到位,僅去年一年臨高縣新建、改建、擴建豬場就有60個。 記者了解到,由于企業和農戶的養殖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去年臨高全縣生豬出欄量43萬頭,與前年相比增長了30%,乳豬出欄量79.1萬頭,同比增長18%,生豬養殖年創效益10.1億元。 符承榮表示,隨著大批新建豬場投入運營,今年臨高生豬養殖出欄量還將大幅增長,預計年底生豬出欄量再增加10萬頭,達到總出欄量50萬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