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農業部月度報告數據偏空,但是未能阻止棉價最終向上突破,棉花的金融屬性罕見地戰勝商品屬性,主導了近期的行情演變,整個1月份鄭棉主力合約1205隨大宗商品小碎步上漲3%以上。預計棉價將在宏觀經濟面轉暖、收儲和紡織業有望觸底等利好刺激下,克服國際市場供應壓力較大的不利因素,延續現階段偏多走勢。
全球經濟轉暖,出口有望復蘇
春節前,我國各項重要經濟數據陸續出臺,形勢可謂一片大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GDP同比增長9.2%,CPI和PPI同比分別上漲5.4%、6.0%,基本符合宏觀調控預期,尤其是年末物價呈加速下跌之勢會使管理層將注意力從“控通脹”逐步轉移至“保增長”上來。此外,2012年貨幣政策放松是大概率事件,1月18日央行逆回購引發拆借利率大漲到7%以上暗示我國降低存款準備金迫在眉睫。
歐洲消息面也暖風徐徐,意大利26日成功拍賣110億歐元國債,其中12個月期國債收益率僅為上次拍賣時的一半左右,前期西班牙國債發行也出現類似情況,由此可見投資者的信心正在不斷增強。同時,美國經濟也保持復蘇勢頭。歐美經濟的回暖將推動我國訂單匱乏的紡織品出口業逐步復蘇,同時大量紡織產品出口轉內銷讓企業萌發新活力,為后期棉價上行拓寬空間。
收儲、配額政策穩定、調控棉價
近年來,收儲政策和進出口政策對穩定國內棉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儲棉總公司近期宣布計劃收儲量在410萬噸,占全年棉花總產量的55%,市場信心得到有效穩定。而發改委通過一系列收儲動作大大緩和棉花下跌速度,原有供需格局漸漸被扭轉,棉價在20000左右形成堅實的底部。
另外,我國通過發放進出口配額也能夠達到維穩棉價的目的。2012年3月底國家收儲結束后,新疆棉花會大量入儲,屆時外棉將成為主要補給,而近年來我國棉花進口量占到總消費量的30%。因此,配額發放會對價格走勢產生有力指引,預計我國將增加價格更具優勢的印度棉配額,減少美棉進口,最終使棉價溫和、有控制地上漲。
短期延續偏多走勢
目前,內盤走出獨立上漲行情的可能性較小,鄭棉1205合約從中短線看,會跟隨整個市場延續偏多格局,3月底收儲結束后,基本面將重新主導價格走勢,屆時振蕩將不可避免,振蕩區間在20000—23000元/噸。長線看,鄭棉價格受消費有所恢復和種植面積可能大幅減少刺激將重拾升勢,多單逢低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