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魚”是不少青島市民的最愛,尤其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不少市民都會買點來煎炸烹煮。可要想做好刀魚,前提是要買到好的刀魚,那么現在市場上的刀魚如何?1月11日、12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不少“本地”刀魚都是山寨貨,是由南方的舟山刀魚冒充的。本地刀魚近兩年產量減少,主要與過度捕撈有關。那么該怎樣分辨本地刀魚和舟山刀魚呢?據介紹,本地刀魚肉厚、尾巴短、頭小、眼睛小,而且比外地刀魚新鮮度高。
商販稱賣的是本地貨
11日,在南山水產品批發市場,商販宿先生正在招攬著顧客,“自己吃就買這樣的,別看小,這是本地刀魚,好吃。”宿先生指著約4厘米寬的銀白色刀魚說。隨后,他又拿出了用塑料袋包裝的約8厘米寬的、稍帶青色的刀魚,“這是南方舟山刀魚,個兒大,送人好看。要多了可以給你便宜點,本地刀魚可以壓價到13元/斤,舟山刀魚可以壓價到15元/斤。”
在另一家攤位前,商販王女士熱情地向記者推薦她賣的刀魚。“大的、小的、鮮的、冷凍的,全是本地刀魚。”王女士說,這些刀魚多是秋天冷凍下來的,也有最近打撈的。鮮刀魚大的25元/斤,小的20元/斤,冷凍刀魚15元/斤。
記者繼續走訪了五六家攤位,大部分商販都稱賣的是本地刀魚。不過,王女士攤位右邊一家攤主卻說:“現在這個季節不可能有本地刀魚,其實大部分都是舟山刀魚,我們賣的全是舟山刀魚。”
專家:大多是舟山刀魚
“現在市面上很多刀魚都是舟山產的,15元/斤,口味比本地刀魚差多了。”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的相關負責人說。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張處長也介紹,這個季節本地刀魚較少,剛捕撈的刀魚得上百元一斤,市場上大部分是舟山刀魚。
“這兩年本地刀魚的產量減少了很多。”青島市漁港監督管理站相關負責人說,產量減少主要應是過度捕撈造成的。他說,本地刀魚每年春秋產量最多,尤其以秋天為主,產區主要是青島近海20海里以內,“但現在我們已經不出船了”。
“今年本地刀魚冷藏的很少,因為賣價較高,秋天一捕撈上來大部分供應飯店了。”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劉研究員說,目前還沒有養殖的刀魚,因為刀魚沒有鱗,很容易受傷,不易成活,養殖風險較大。
刀魚保鮮也有貓膩
怎樣分辨本地刀魚和舟山刀魚呢?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地刀魚肉厚、尾巴短、頭小、眼睛小,比外地魚新鮮度高”。
此外,由于冷鮮刀魚是直接把刀魚放在冰塊上保鮮,品質要比直接冷凍保存的冷凍刀魚要好一些,因此價格也要高一些。不過,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刀魚看上去是冷鮮的,其實是冷凍的刀魚化開之后,放在冰塊上冒充罷了。此外,為了讓刀魚更好看,有的商販會在已經不新鮮的刀魚表面涂抹魚鱗粉。還有不法商販會給刀魚噴灑福爾馬林等藥劑保鮮,而福爾馬林對人體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作用。
想買到新鮮的刀魚,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劉研究員支了三招,分別是看、摸、聞。首先看看魚鰓是不是紅色的;其次摸摸魚肉有沒有彈性;最后聞聞有沒有刺鼻的藥劑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