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入世十年激烈的“洋”種子競爭,福建省政府加快了種業科技自主創新與產業化步伐。從2010年12月起,每年撥專款5000萬元,連續資助3年,扶持區域特色的熱帶亞熱帶水果蓮霧和紅綿蜜柚、優質高產苦瓜等10大種業。
在種業創新工程中,福建采取政府搭臺、財政撥款、責任專家唱戲,農業企業、農技部門、農民組織相結合,種業企業、種苗基地、示范農戶合作的產業化模式。
苦瓜育種是福建蔬菜領域成功阻擊“洋”種子的典型,福建相關科研單位相繼培育出雜交良種近十個,2011年在福建和甘肅等省多地建立原原種繁育基地、工廠化嫁接育苗基地,繁育一批雜交一代種子,示范推廣6.4萬畝,助農增收2.2億元。采用野生種質“山苦瓜”雜交育成的苦瓜良種,在福州、漳州等地推廣種植,一季每畝可為農民創收8000元。
福建種業創新工程首席專家、福建農業科學院院長劉波表示,種業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力量;許多相關的技術問題仍需借助科技專家之力,2012年福建還將加快種業科技創新步伐,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