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普遍的水庫化肥養魚現象正嚴重危害百姓的健康安全。1月12日,省人大代表、衡陽市德源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謝宗廷向省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提出建議,呼吁禁止水庫化肥養魚,保護人民身體健康。
水庫化肥養魚正成普遍現象
謝宗廷代表在建議中說,水庫長期使用化肥肥水養魚已成比較普遍的現象。
在12日的省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衡陽市代表團會議上,部分省人大代表也在發言中說,以前農村水庫的水都很清澈,可謂山青水秀。現在很多水庫、山塘、溪流的水都不能喝了,許多小水庫都被承包給人養魚。
承包者為了增加經濟效益,大量使用化肥((碳銨,尿素,磷肥等),培育水體中的浮游生物以提高魚的單產,增加產量。長往如此,造成水體環境的污染。
謝宗廷在建議中認為,利用水面進行養魚是發展農村經濟的一條重要途徑。這固然是件好事。但“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承包者大量使用化肥肥水養魚的行為危害了人民身體健康。
化肥養魚存在“四大危害”
謝宗廷在建議中說,“水庫化肥養魚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氨氮危害。由于化肥養魚在水庫中投入了尿素、氨水等化肥,將導致水體中氮氨含量超標,給人類身體健康帶來危害。二是硝酸鹽。如果在養魚水體中長期施用氮素化肥,則氮就會以硝酸鹽的形式存在。硝酸鹽含量過高就會引起人體變性血紅蛋白癥。亞硝酸鹽和亞硝酸態氮進入浮游生物(藻類、菌類、寄生蟲等)體內,被魚類攝食后可在體內積累。表現癥狀為魚鰭,魚鱗充血。這些物質還能與胺類反應,生成具有致癌物質,人若食用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三是砷危害。水庫長期施用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就會形成砷的積累,水庫水排放到自然水域中或用來灌溉就增加了對自然環境的毒害。四是酚類危害。由于過量施用化肥培育水質,水體中就會合成一部分酚類化合物,其中苯酚對人類毒性較大,能使蛋白發生變性和沉淀,對動物(人類)各種細胞都有直接毒害作用。
呼吁禁止化肥養魚
謝宗廷代表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憂心忡忡地說:“水庫長期使用化肥肥水養魚已成比較普遍的現象,已成為一個令人憂慮的問題。”因此,他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政策,禁止在水庫中利用化肥養魚,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一是立法保護。省人大常委會出臺新的法規或者在修改水利方面的法規中明確規定,水庫不能進行化肥養魚和其他有可能污染水庫水質的商業經營(生態養魚除外)。二是加大投入。據了解,農村水庫被用來養魚,一個重要原因是經費不夠,水庫管理部門為了維持運轉而承包給他人經營以增加收入。因此,各級財政要加大投入,確保水庫正常運轉。水利部門要盡快停止水庫化肥養魚行為。三是加強監測。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水庫水質的定期檢測,并通過媒體把檢測情況向社會公布,讓公眾知情,接受社會監督。四是加強宣傳。水庫化肥養魚的危害還不為公眾所知。媒體要多宣傳其危害,形成社會共識,合力禁止水庫化肥養魚。
相關鏈接:2011年上半年,市水利局對全市水庫化肥養魚現象進行了一次調查摸底,發現部分水庫存在化肥養魚現象?;署B魚對水庫水質影響很大,加大了水中的COD(化學需氧量)、氮、磷等污染物,造成水庫藍藻大量繁殖,破壞水體的生態平衡,加快了水體的富營養化進程,影響水中其他生物的生長,使水體喪失自我凈化的能力,發黑發臭,嚴重破壞水庫水質。發黑發臭的水用于灌溉,對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有影響;發黑發臭的水無法飲用,而且對周圍的地下水、農村飲水水源和空氣質量都會產生嚴重影響。目前,衡陽市水利局已經以市政府的名義下發了《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水庫水質管理禁止化肥養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