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兼顧了醫學信息、醫學工具和當下最熱門的SNS社交體系,將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為醫生提供了一站式學術服務的平臺——醫脈通應運而生。為了給廣大中國醫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務,醫脈通以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為理念,對產品進行了重大改版,增加了疾病診療知識庫、圈子、醫學資訊、經典病例等功能;加入了SNS元素,更加強調互動和會員之間的關系;更加注重用戶體驗,致力于借助先進的IT技術,最大限度的節省醫生在學習研究、臨床診療過程中的時間,提升學術水平和臨床技能,建設個人品牌,提高知名度。上海瑞金醫院網上預約 http://zixun.mingyizhudao.com/a/845.shtml
服務用戶,醫脈通的誕生
在過去,醫學資料在網絡上容量龐大,但是分布較散,沒有組織,且同質化嚴重,良莠不齊,更新速度慢,醫生要去搜索篩選評估,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很高。同時,不同地域、不同級別醫院的醫生手里掌握的資源差距很大,并且整理分類意識較差,再利用率低。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醫脈通網站孕育而生。北京協和醫院東院徐東 http://zixun.mingyizhudao.com/a/844.shtml
醫脈通,擁有28個主要的科室頻道,與醫院科室完全對應,百萬用戶全部為醫護工作人員。用戶不僅可以通過醫脈通獲取最前沿的醫訊,還可以通過平臺互助互學、探討疑難,更可以在平臺上找到專業診療指南、文獻、課件、講座錄像等醫學資源。同時,醫脈通還利用視頻會議技術主辦專家講座,提供會議在線預告、直播、查詢等服務。
APM,百萬級用戶的醫脈通為之動容
“我們的用戶范圍很窄,幾百萬的用戶全部為醫護工作者。這些人既是醫生,也比較懂互聯網,所以他們對我們來說非常珍貴。我們不希望用戶使用產品時,由于技術的問題造成流失,比如登錄網頁時網頁打不開、響應慢或者使用APP時發生崩潰等。所以我們需要通過APM對產品進行監測,即時發現、定位產品的性能問題,保證甚至提高我們的用戶留存率。”當談到為什么會用到APM時,醫脈通技術總監田立軍感慨道。
從運維人員角度來看,對產品性能的監測其實往往會面對很大的挑戰: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及資金,需要人力對服務器進行維護,需要單獨的服務器進行承載,需要大量的時間對性能數據進行分析。但是讓運維與研發人員最頭疼的是,即便以上的難題全部都被順利解決,在實際執行起來還會受到人為原因的限制,運維與研發人員配合起來有較大的溝通成本。如果無法及時有效解決性能問題,就會積少成多,形成大問題。“其實我們的運維和技術在針對一個性能問題進行溝通時,經常會出現摩擦,雙方之間溝通成本很高。所以我們就找到了聽云,相信聽云在定位我們產品性能問題的同時,也能幫我們協調這個問題。”
三端齊下,助力醫療變革
“醫脈通從建立之初就非常珍惜用戶。我們130萬用戶基本都是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他們的留存對我們非常重要。”醫脈通技術總監田立軍在談到為何使用了聽云全線產品的原因時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對于醫脈通的移動客戶端來說]
“現在同業競爭非常厲害,用戶的可選擇性很高。所以一般來說,客戶端出現崩潰后,用戶是不會進行反饋的,而是會直接放棄使用這款產品。聽云App對于崩潰的解析比較到位,通過上傳mapping可以還原出真實的源代碼,比如某個Activity下的窗口或者某個Activity崩潰,都能被聽云精確地捕捉到。同時,聽云App捕捉到的崩潰指標非常全,能夠詳細統計到用戶發生崩潰的環境及統計到崩潰率。交互軌跡復現可以很清楚告訴我們發生崩潰的環境和原因。同時我了解到聽云App對醫脈通還提供了定制服務,我們可以在后臺系統中進行自定義,這樣就可以捕捉到具體出現問題時的單點信息,例如唯一識別碼、機型、網絡等。”
[對于醫脈通的網絡端來說]
對于網絡的監測,田立軍非常認可聽云Network。聽云Network監測探針可以模擬真實用戶訪問網絡應用,幫助運維人員找到網絡瓶頸,定位用戶體驗不佳的原因。用戶只需確定監測URL,無須額外進行部署,靈活創建和管理監測任務,便可獲取監測數據。“我們會用聽云Network監測我們的CDN質量。有時候CDN廠商在某個特定地區內由于CDN節點較少、質量不佳的原因會造成我們使用體驗不佳。要是在平時,我們只有出了問題靠投訴才能解決,但我們都知道如果到了投訴的地步,情況其實已經很嚴重了。因此我們在選擇CDN廠商時先使用聽云Network對CDN的服務質量進行監測,選擇服務較好的廠商。”
[對于醫脈通的服務端來說]
對于服務端的監測,醫脈通非常重視。技術總監田立軍說:“如果服務端產生慢查詢、請求反應很慢的情況會極大地影響用戶體驗,單靠程序員來追蹤問題比較困難。我認為聽云Server拓撲圖幫助很大,它可以讓我們看到內部各個服務器之間的關系,以及程序出現的問題可以及時進行定位,像慢交互、內部慢查詢、外部API調用等。聽云就像是性能分析師,極大地節省了運維人員的時間。”
雖然來自醫療體系的互聯網應用很多仍然處于實踐初期,但應該看到的是,互聯網醫療其實已經明顯發生了轉變。它正在從最開始純粹來自外部力量對現有醫療體系的顛覆,逐漸轉變成一場醫療領域內外力量“里應外合”共同推動的大變革。而聽云,作為醫脈通的忠實伙伴,勢必會在“醫療變革”這場戰役中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