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球同金屬球一樣,由于工作特性比較復雜,所以其磨損過程比較復雜,是一綜合磨損,不同的是金屬球塑性好,而瓷球脆性大,其磨損機理是不同的。瓷球的磨損機理直接與瓷球的力學性能、顯能結構和在球磨機中的運動狀態相關。因此,對瓷球磨損進行分析,弄清它的磨損過程與其自身的特性及工況條件的聯系,為指導制定使用工藝參數、合理選材和科學地研制耐磨性更好、性價比更高的瓷球提供依據。以下是對球磨機磨球零件的受力分析。
一、 瓷球的磨損分析
1、瓷坯的工作特性
瓷球的工作特性是比較復雜的,從瓷球在球磨機中的運動狀態分析,瓷球與瓷球、襯板與磨料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有3種。①撞擊:瓷球由高處拋落,砸在磨料以及其他球和襯板上發生撞擊;②滑動:由于球磨機的速度大于瓷球、磨料的速度,瓷球與磨料、球與球以及球與襯板之間產生相對滑動;③滾動:由于球磨機的旋轉,瓷球總是不停地滾動。
2、球的磨損形貌
相互接觸物體的表面相對運動過程中,其物質發生不斷損失的現象稱為磨損。磨損是瓷球消耗的主要形式。
瓷球的磨損形貌分析包括宏觀形貌分析和微觀形貌分析。宏觀形貌分析的內容有:瓷球磨損的均勻性,是否有破碎的情形。失圓表明瓷球的密度不均勻,破碎表明瓷球內部存在嚴重的缺陷或脆性大、抗沖擊能力差。瓷球正常的磨損是由大球磨成水球,球一直保持圓形。利用掃描鏡對瓷球磨損面進行微觀形貌分析,如對犁溝、切削溝槽、晶粒脫落、疲勞剝落、凹坑、裂紋等的分析。瓷球磨損微觀形貌的分析對瓷球磨損機理的研究是很有意義的。/3、瓷球的磨損機理
瓷球的磨損既不同于摩擦、滑動磨損,又不同于磨料、沖蝕、疲勞磨損,其是一種綜合的磨損。瓷球主要以磨料磨損為主其次為沖蝕、疲勞磨損。瓷球的磨損有兩種過程,一種是由塑性變形引起的磨損過程,另一種是斷裂引起的磨損過程。
(1)由塑性變形機制引起的磨損過程。當磨料與韌性較好的瓷球表面接觸時,主要發生兩種直接磨損過程。①犁溝:瓷球表面受磨料的擠壓、滑動而形成的痕跡,磨痕細而深;②微觀切削:瓷球在磨料的作用下發生如刨削一樣的切削過程,磨痕寬而平,如圖1所示。
(2)由斷裂機制引起的磨損過程。這種磨損過程對脆性大的瓷球和晶粒尺寸較大的瓷球,或在尺寸較大的孔洞處是普通存在的。沿晶脫落和穿晶脫落就是由斷裂機制引起的磨損過程,瓷球的磨損面有凹抗,孔洞口緣為喇叭狀,如圖2所示。
在球磨機中瓷球運動上升階段的相對滑動、滾動過程中,產生塑性犁溝和微觀切削,在瓷球拋落沖擊過程中,出現脆性晶粒脫落。因此可以根據瓷球的磨損機理,推斷瓷球在球磨機中的運動狀況,為調整球磨機的運動參數提供參考。
在磨損過程中,無論瓷球的韌性好還是脆性大,都可能同時發生塑性變形和脆性斷裂兩種機制,只是由于磨損的工況條件及瓷球的材料特性不同,某一機制所占的主導地位而不同,并且常常隨條件的變化發生一種機制向另一機制的轉變。
4、瓷球的耐磨性
耐磨性是衡量瓷球質量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瓷球的耐磨性與自身材料的力學性能、顯微結構的協同作用有著密切的關系,即與其內部因素有關。近年來,人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
瓷球的力學性能對耐磨性的影響主要包括彈性模量E、硬度H、斷裂韌性K1c。斷裂韌性對其耐磨性的影響特別,因為瓷球脆性大、韌性差,這是其最大弱點。一般來說,高的斷裂韌性能使材料抵抗由外力引起的斷裂,高硬度有利于抗磨損,低的彈性模量對由于磨料引起的顯微應變而有助于產生較低的應力。例如氧化鋯瓷的韌性好,所以它的耐磨性就好
瓷球的顯微結構與力學性能有密切的關系,從而它對瓷球的耐磨性也有重要的影響。瓷球顯微結構的內容包括晶粒的尺寸、形貌和取向,孔洞尺寸、形狀和分布,第二相的物理性質,裂紋的尺寸、形狀,以及晶界的組分、結構和形態等。瓷球顯微結構因素對其耐磨性的影響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影響、協同作用。顯微結構對于瓷球的耐磨性影響的基本規律一般可分為兩類:①顯微結構的尺寸小于磨料壓入深度。在這種情況下,顯微結構主要對其宏觀性能(包括裂紋的產生)有明顯影響。②顯微結構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磨料壓入深度。在這種情況下,顯微結構中的單獨相及組元的重要性才顯得格外突出。晶粒越小,瓷球的耐磨性越小,瓷球內部缺陷會使磨損過程更易產生晶粒剝落、開裂,從而大大降低了耐磨性。隨著瓷球主晶相百分含量增加,瓷球的耐磨性一般會相應提高。
球磨機磨球零件的受力分析:http://www.fenjiji.net/xw/n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