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eibaoke.cn/file/upload/201512/09/125205391770.jpg)
白掌,為多年生草本。具短根莖,有時莖變厚而木質,直立、平臥或用小根攀附于他物上,少數浮水,常有乳狀液汁。葉長橢圓狀披針形,兩端漸尖,葉脈明顯,葉柄長,基部呈鞘狀,通常基生,如莖生則為互生,呈2行或螺旋狀排列,形狀各式,劍形而有平行脈至箭形而有網脈,全緣或分裂。花葶直立,高出葉叢,佛焰苞直立向上,稍卷,白色,肉穗花序圓柱狀,白色。
繁殖方法
白鶴芋可用分株和播種繁殖。生長健壯的植株兩年左右可以分株一次,一般于春季結合換盆時或秋后進行。在新芽生出前將限個植株從盆中倒出,去掉舊培養土,在株叢基部將根莖分割成數叢(每叢含有3個以上的芽),用新培養土重新上盆種植。開花后的白鶴芋經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種子,可隨采隨播,用于繁殖。但由于白鶴芋株叢分蒙速度很快,故繁殖多用分株法。大量生產常采用組織培養法繁殖,增殖迅速,株叢整齊。
由于白鶴芋易產生萌蘗,故多用此法繁殖。生長健壯的植株2年左右可以分株一次。早春新芽生出之前整株從盆中倒出,去掉宿土,在株叢基部將根莖切開。每一小叢最好能有3個以上的莖和芽,應盡量多帶些根群,以利新株較快的抽生新葉和株形豐滿。
播種繁殖
此法繁殖也不難。在溫室中經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種子。種子成熟后,隨采收隨播,播種溫度應在25℃左右,溫度低種子易腐爛。
組培繁殖
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白鶴芋在美國、德國已開始進行組培繁殖。以幼嫩花序和側芽為外植體,經消毒后接種在添加10毫克/升6-芐氨基腺嘌呤和2毫克/升吲哚乙酸的MS培養基上,40~45天后長出愈傷組織和不定芽。再把不定芽轉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30~40天誘導生根,成為完整植株。
較耐陰,適合半陰的環境,切忌陽光直射。只要有60%左右的散射光即可滿足其生長需要,因此可常年放在室內具有明亮散射光處培養。夏季應注意遮陰可遮去60%~70%的陽光,如光線太強,葉片就會變黃,容易灼傷、枯焦,葉色暗淡,失去光澤,嚴重時出現日灼病。如長期光線太暗,則植株生長不健壯,且不易開花。北方冬季溫室栽培可不遮光或少遮光。
由于其生長快,需肥量較大,故生長旺季每7天-10天須施1次有機液肥,或稀薄的復合肥或腐熟餅肥水,這樣既利于植株生長健壯,又利于不斷開花。北方冬季溫度低,應停止施肥。
分株繁殖:生長健壯的植株2年左右可以分株一次,一般于春季結合換盆時或秋后進行。早春新芽生出之前將整個植株從盆中倒出,去掉舊培土,在株叢基部將根莖分割成數叢,每叢含有3個以上的莖和芽,用新培養土重新上盆種植。要盡量多帶些根群,以利新株較快的抽生新葉和株形豐滿。
一般每年早春新芽大量萌發前要換盆一次,換盆時去掉部分宿土,修整根系,添加新的培養土并栽植在大一號的盆中,以利根系發育,利于生長茁壯。宜常給盆面松土,使盆土經常保持疏松透氣,只要溫度適宜,全年可生長良好。
種植準備
以疏松、排水和通氣性好的基質為栽培基質(生產上用10-30規格的進口泥炭較多,一般不用國產泥炭種植,國產泥炭因消毒不徹底,很容易導致病害的發生),將泥炭打碎拌勻,待上杯種植。每盆(9cm口徑杯子)的泥炭用量約 25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1200杯左右。
上杯:如果做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為9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2cm左右基質,再將白掌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易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松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單株苗一般3株一盆;剛種下的小苗一定要澆足定根水。
重慶租擺公司長錦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