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
2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塊的結構示意;
3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板的結構示意;
4為本實用新型的2中的A處的俯視;
5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裝置的機構示意;
附標記:滅火器、底座、放置槽、灌粉機構、吸塵機構、驅動裝置、旋轉電機、齒輪、齒條、密封塊、磁鐵、凹槽、通孔、插槽、密封板、彈簧、吸塵管。橡膠繩、隔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因此只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在本實用新型申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結構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干粉滅火器灌粉吸塵裝置,包括底座及安裝在底座上的灌粉機構和吸塵機構,將滅火器放置到底座上,通過灌粉機構向內加入干粉,在加粉過程中,吸塵機構300將滅火器與灌粉機構的連接處密封,避免揚塵。
具體地,底座上設有放置槽,用于放置滅火器,便于在灌粉時定位和固定,提升加粉效率。
吸塵機構包括驅動裝置、密封塊和吸塵管,密封塊設有兩個,分別設置在滅火器的兩側,驅動裝置設置在底座上,并與兩個密封塊相連接,能夠帶動密封塊朝相互靠近或離的方向運動。
如所示,密封塊的相互靠近的一側設有凹槽,當兩個密封塊合攏時,組合在一起的凹槽內能夠容納正在加粉的滅火器,并且頂部和底部貼合在一起,將內部密封,避免揚塵。并且凹槽的內壁上設有多個連通離密封塊離凹槽的一側的通孔,吸塵管的一端與密封塊離凹槽的一側相連接,并連通通孔,另一端連接有吸塵泵,在灌粉過程中,可通過吸塵管將溢出的粉塵吸走。
凹槽的兩側邊緣沿豎直方向設有插槽,兩個插槽的開口方向相對,插槽內設有密封板和彈簧,密封板通過彈簧與插槽的底端相連接(如3所示),在彈簧的自然狀態下,兩個密封板相抵接。密封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且離凹槽的一側具有倒角,當兩個密封板相抵接的時候,倒角處形成一個缺口。
凹槽的上下邊緣處均設有隔膜(如2和4所示,2的A處即為凹槽的上邊緣處),隔膜的離凹槽的一側設有橡膠繩,橡膠繩與凹槽的兩側相連接,并且與密封板相貼合。在自然狀態下,上下端的橡膠繩、隔膜與兩個密封板將凹槽的內部空間密封。
當密封塊朝相互靠近的方向運動并包圍滅火器時,滅火器與密封板相接觸,并通過缺口將兩個密封板向兩側撐開,進入到凹槽內。滅火器頂部連接的灌粉管道和滅火器底部均與橡膠繩相接觸,并將橡膠繩彎曲。當兩個密封塊貼合后,完成密封,即可開始灌粉。進一步地,密封塊的相互靠近的一側分別設有相互吸引的磁鐵,提升貼合的穩固,保證密封效果。
干粉加入完畢后,在驅動裝置作用下,帶動兩個密封塊相互離,橡膠繩隨之恢復原狀,并始終與滅火器和灌粉管道相貼合,保持密封。同時兩個密封板在彈簧作用下,逐漸相互靠近,封住大部分空間,直至相抵接,將凹槽的內部空間密封,避免粉塵四溢。
具體地,如5所示,驅動裝置包括旋轉電機、齒輪和齒條,旋轉電機設置在底座上,位于灌粉機構下方,輸出軸朝上并與齒輪連接。齒條設有兩個,分別位于齒輪的兩側,并與齒輪相嚙合,兩個齒條分別與兩個密封塊相連接。旋轉電機能夠通過齒輪帶動兩個齒條相互離或相互靠近,從而使兩個密封塊靠近或離滅火器。